安徽省阜南县“五老”法治诊所入驻综治中心谱新篇

  “10年啦,终于有了安乐窝,多亏了‘五老’法治诊所的老同志们!”7月5日,77岁的李华国接过异地安置小区的房门钥匙时,终于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这把钥匙的背后,是一场跨越多年的自有住房期盼。李华国曾是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方集陶瓷厂职工,工厂倒闭后,因历史遗留问题,他的住房问题屡经波折——先是因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他在妻子老家盖的房子被拆,后重建的房屋又因相关规划调整拆除。此后30年里,他经历了3次搬迁,2015年起只能租房居住,住房问题成为他心头长期的牵挂。

  “请‘五老’法治诊所介入处理”——当这份派单送到入驻阜南县综治中心的“五老”法治诊所时,李仲兴、李锋等“五老”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多次倾听李华国的诉求,仔细梳理材料,到原陶瓷厂找老职工核实情况,到镇村一线勘查旧址,在相关单位查阅资料文件;与此同时,向李华国解读现行政策,引导他理性表达诉求。经过集体研究协调和多部门协作,相关单位为李华国落实政策,恢复人事关系。在补缴相关费用后,李华国顺利通过公租房审批,7月3日,李华国签订了安置房协议,终于实现期盼已久的“老有所居”。

  这起民生难题的圆满化解,是阜南县“五老”法治诊所入驻阜南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来,交出的众多“成绩单”之一。

  这支特殊的“银发力量”隶属于1992年成立的阜南县法学会。驻会工作人员多是阜南县政法系统及长期从事法律、法学工作的退休老干部。他们擅长用法律知识为群众化解难题,又因团队中有3人曾是医生,故得名阜南县“五老”法治诊所。30余年来,他们无偿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矛盾纠纷、代写诉状、代理民事案件等法律服务,先后有12名退休政法干部在此工作过。2025年1月阜南县法学会换届后,原先在“五老”法治诊所驻站服务的6位“五老”中有4位“二次退休”,又吸纳了来自县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信访局等部门的5位退休政法干部加入。目前驻会的8人中,平均年龄67岁,平均党龄34年。

  2024年8月,“五老”法治诊所入驻阜南县综治中心,与人民调解员、律师、调解专家等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每周一,“五老”在综治中心值班,接待来访群众、调解复杂纠纷。

  入驻一年多来,“五老”法治诊所已经调解各类民生案件50余件,免费代理诉讼解决纠纷20余起。这些平均年龄67岁的老同志,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为民服务的热情,在综治中心搭建起化解矛盾的“暖心桥”。他们不仅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法治的公正与温度,更以“银发力量”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智慧与活力,在“老有所为”的实践中,续写着服务社会、奉献民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