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检察院积极构建刑事轻罪治理新模式

以“益枫和畅”改革创新项目探索完善区域轻罪治理体系


  “法律文书写作语言表述规范、说理充分十分重要。今天组织大家专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学习。”6月4日,一场针对刑事检察部门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开展的刑事检察文书写作培训会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人民检察院举行。活动开始前,该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常媛媛提出了诸多针对性改进要求。这是王益区检察院“益光筑梦”创新项目实施的具体举措之一,也是该院结合本地区实际探索轻罪治理模式、打造“益枫和畅”改革创新项目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提出,“要适应刑事犯罪结构变化,重视和加强轻罪治理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探索”。2023年6月召开的全国检察机关普通犯罪检察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构建中国特色轻罪治理体系”;同年8月,最高检发布《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明确提出“促进构建治罪与治理并重的轻罪治理体系”。

  王益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宋宇明介绍,自最高检提出促进构建治罪与治理并重的轻罪治理体系以来,王益区检察院积极打造“益枫和畅”改革创新项目,探索构建区域轻罪治理体系,成效显著。


  衔接配合促进轻罪案件办理质效提升

  什么是“益枫和畅”?参与“益枫和畅”改革创新项目的王益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郭长宏介绍,“益”取自王益区名,蕴含“益民”“有益”之意;“枫”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畅”取“和为贵”和“畅通顺畅”之意。“益枫和畅”即在轻罪案件办理中,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治罪和治理并重,既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扎实做好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提升办案质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益枫和畅”改革创新项目具体如何实施?不妨先从王益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盗窃案说起。2024年8月27日,铜川市公安局王益分局以关某某涉嫌盗窃罪移送王益区检察院审查起诉,经审查,关某某入户盗窃他人财物,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应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官耐心开展释法说理工作,从行为性质、法律适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引导关某某自愿认罪认罚,并向被害人赔偿;考虑到关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述,系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有盗窃前科,应从重处罚,检察官依法提出“拘役3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的精准化量刑建议。在值班律师见证下,关某某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2024年9月13日,王益区检察院以盗窃罪对关某某提起公诉,并建议法院依法适用速裁程序,审判阶段,法院全部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指控意见和量刑建议,关某某服判,未上诉。

  这是王益区检察院以轻罪治理为切入点,倾力打造“益枫和畅”改革创新项目,构建“1个团队+1个平台+3个机制+3方联动”刑事轻罪案件治理模式,促进区域轻罪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案例之一。

  常媛媛介绍,“益枫和畅”改革创新项目的核心在于加强公检法司之间的协作配合,构建刑事轻罪案件治理模式,“1个团队”即组建刑事“速裁+简易”专业化办案团队,有效整合办案力量;“1个平台”即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持续提升监督与协作效能;“3个机制”即建立行刑反向衔接配合机制、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常见刑事案件证据收集审查运用机制,进一步推动高质效办案;“3方联动”即通过充分发挥刑事和解、人民调解及公安机关“和为贵”调解室作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检察建议推进社会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2024年8月,在办理一起信用卡诈骗案时,王益区检察院发现银行工作人员在非本人持有银行卡的情况下,未经核实和调查,直接为犯罪嫌疑人薛某打印开户信息,使其通过持卡人身份信息破解银行卡密码,将拾得的他人银行卡内的资金全部取出并占为己有。对此,王益区检察院以薛某犯信用卡诈骗罪依法提起公诉,同时向银行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其积极整改,消除潜在的风险隐患。

  2024年11月,在办理一起交通肇事案时,王益区检察院发现张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交通事故,其行为涉嫌交通肇事罪,但鉴于其犯罪情节轻微,具有自首、认罪认罚、积极赔偿等从轻、减轻情节,依法决定对其不起诉。随后,王益区检察院就办案过程中发现的通信线缆垂坠被车辆剐蹭、严重威胁公共安全与社会秩序等问题,向通信线缆所属公司制发《检察建议书》,建议其迅速组织专业维修团队开展隐患排查,加强维护管理,避免类似案件再次发生。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宋宇明介绍,“‘益枫和畅’改革创新项目的实质是在办理轻罪案件过程中,综合运用认罪认罚、释法说理、刑事和解、公开听证等方式,从根源上化解矛盾,修复破损的社会关系,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宋宇明表示,为深入落实最高检工作部署,适应刑事犯罪结构的新变化,王益区检察院2023年下半年结合当地办案实际开始探索建立轻罪治理相关制度;2024年1月,开始打造“益枫和畅”改革创新项目,积极构建区域轻罪治理体系。

  “依托‘益枫和畅’改革创新项目,王益区检察院形成了《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工作办法(试行)》《关于加强行刑反向衔接和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工作的实施细则》《关于适用刑事速裁程序的实施意见(试行)》等制度,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完善《常见刑事案件证据要点指引》等相关制度。”郭长宏说。

  常媛媛介绍,自以“益枫和畅”改革创新项目探索完善区域轻罪治理体系以来,王益区检察院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刑事检察制发纠正违法检察建议1件,社会治理检察建议6件,涉及交通、金融、工程建设、社会治安等多个领域,且均被采纳;2024年促成22人达成刑事和解,开展公开听证19次;适用速裁程序办理案件26件,办理刑事案件速裁程序适用率达43%。

  “下一步,在办理危险驾驶、盗窃、诈骗等轻罪案件中,我们将依托‘益枫和畅’改革创新项目,持续探索刑事轻罪治理模式,把化解矛盾纠纷贯穿轻罪案件办理始终,在轻罪治理和社会治理上双向发力,实现案件办理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宋宇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