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去年超九成案件在行政复议阶段“案结事了”
本报讯(记者马付才)3月25日,北京市司法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北京市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行政复议法“大修”后的第一年,收案量出现大幅增长。
白皮书显示,2024年,北京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84654件,是2023年收案数的4.4倍,受理67772件,案件量达到历史新高。对此,北京市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坚持“应调尽调”,大量案情简单的纠错案件通过案前调解及案中调解和解等方式实质性化解,超九成案件在行政复议阶段实现“案结事了”。
白皮书还显示,2024年,北京市行政复议案件主要集中于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处罚、举报投诉处理、行政不作为、行政强制等行政事项。其中,政府信息公开类案件最多,为46237件,占全部案件的68.2%。
在直接纠错案件中,举报投诉处理类和政府信息公开类最多,占全部纠错案件的48.0%。此外,行政强制类、行政不作为类、行政处罚类案件较多,上述五类案件合计占全部案件的86.2%。其中,因行政行为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被纠错的最多,占全部纠错案件的56.3%。此外,因违反法定程序被纠错的占28.5%,因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被纠错的占11.8%,因适用依据错误被纠错的占2.8%。
行政诉讼方面,据法院系统数据统计,2024年北京市各级行政机关共发生一审行政诉讼案件10988件,各级法院共审结一审行政诉讼案件11497件。其中,未经行政复议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的8501件,经行政复议后又被诉的2996件。法院判决行政机关一审败诉案件1987件,败诉率为17.3%。败诉案件主要涉及举报投诉处理、行政强制、行政处罚、政府信息公开等类型。
“2024年,北京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4015次,主动接受司法监督的意识明显提高。”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张国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