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要让人看得清看得懂

  “我手上这一份药品说明书,经过适老化改造后,不但字放大了,扫描二维码还可以听语音讲解,为老年群体看懂说明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戴茵在小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部署时,向大家展示了几份特殊的药品说明书,与常见的相比,这几份药品说明书明显纸张更大、字号也更大。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药品说明书则是包含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等重要信息的法定技术文件。近年来,药品说明书却屡现“微雕技术”,有的甚至一粒米能盖住四个字,需要拿放大镜才能看清。巴掌大的药品说明书,首行是最大字号的药品名称,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等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字号却很小,让人看不清;部分说明书还有不少专业术语、英文单词等,让人看不懂。据2023年开展的“老年人对药品说明书诉求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4%的人认为“字号太小,看不清”,另有58%的老人认为“专业性太强,看不懂”。

  说明书让人看不清、看不懂,失去了“说明”的意义,改革势在必行。事实上,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革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2023年9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明确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完善药品标签、说明书的管理规范,要求药品生产经营者提供语音、大字、盲文、电子等无障碍格式版本的标签、说明书。2023年10月,国家药监局决定在部分口服、外用等药品制剂中开展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目前,一些地方开始试点大字版说明书,但相较于市面上的药品数量来说,试点的药品总体还是较少,效果并不明显。

  优化药品说明书管理,解决药品说明书“看不清”问题,事关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切身利益。相关部门应严格执行法律规定,制定出台详细实施细则,为企业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从根本上解决看不清看不懂说明书的问题。加快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革的步伐,放大纸质版说明书,增加药品说明书的形式,推进电子版以及语音版药品说明书的普及,更好满足老年人、盲人和其他有视力障碍患者的安全用药需求。做好简化工作,将患者用药关注的重要内容,如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有效期、禁忌等内容突出显示,让人一目了然、通俗易懂。

  药品说明书的字虽是小事,却和用药安全密切相关。把小事办好,将“不适应”和“障碍感”一点点扫清,让用药者不再为字小而苦恼,才能更好展现社会温度和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