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富川县法学会将法治宣传融入民俗文化护航务工群体就业

  在潇贺古道上,被千年风雨浸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实践正在上演……这座千年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法治基因交织相融,走出了一条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融合的创新之路。

  对于瑶乡外出务工群众而言,“上灯炸龙节”和“瑶族抢花炮”寄托了他们踏上新年新征程的美好憧憬和美好寓意。富川县法学会积极主动作为,以“上灯炸龙节”和“瑶族抢花炮”等民俗活动为契机,将普法宣传与传统民俗活动有机融合,举办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为即将外出务工的群众送上一份“法治大礼包”,让他们近距离感受法治文化的独特魅力。


  民俗节庆里的法治元素

  “上灯炸龙节”“瑶族抢花炮”民俗活动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每年正月初十至正月十五,富川县都会举办盛大的“上灯炸龙节”和“瑶族抢花炮”民俗活动,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非遗魅力,吸引数万名群众和游客参与。

  逛古城、游神楼、赏花灯、看“调龙”……富川县法学会充分利用“上灯炸龙节”的热闹场景,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深入集市普法。青年普法志愿者们身着红色马甲,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拉家常等方式,向来往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与外出务工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并发放相关宣传资料;结合真实案例向群众讲解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工伤赔偿等法律知识,耐心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与此同时,青年志愿者们还详细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让群众在体验民俗活动的同时,了解文化传承中的法律知识。

  赏花炮、炸花炮、抢花炮……在“瑶族抢花炮”活动现场,富川县法学会设置了法治宣传展台,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播放法治宣传视频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吸引了大批外出务工群众、游客前来“打卡”学法。


  让法治精神浸润人心

  “以前对劳动合同、工伤赔偿这些法律知识都不太了解,听了普法志愿者的讲解,心里踏实多了。出去打工也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没想到在欢乐喜庆的民俗节日中,还能学到这么贴心的法律知识,真的很感谢他们!”一位即将外出务工的群众话语中透着一丝喜悦和坚定。

  “通过这次活动,富川县法学会找准普法宣传和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切实提高了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据富川县法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法治宣传活动是法学会探索法治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融合发展,创新宣传形式、服务群众的一次成功实践。据统计,此次法治宣传活动共吸引了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超5万人次,发放各类法律宣传资料1万余份,解答群众咨询5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