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治理成效明显

金融、能源、基建等领域起诉人数大幅上升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2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职务犯罪检察厅厅长张晓津做客“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最高检厅长访谈时透露,检察机关协同整治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成效明显。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金融领域职务犯罪1100余人、国企职务犯罪2819人、能源领域职务犯罪450人、基建工程领域职务犯罪1300余人,同比均有较大幅度上升;起诉涉腐洗钱犯罪890件955人,同比分别上升37.6%、39.4%。

  据介绍,针对重点领域新型、隐性腐败案件多的现状,检察机关结合240余件金融领域重点案件开展专项分析后,对有关方面提出加大打击力度、坚持贪贿和渎职并处、统筹全链条监管等意见建议,加强对股权类受贿、理财类受贿、商业机会型受贿等疑难复杂问题研究,促进明确法律适用规则,统一执法司法标准,有针对性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围绕行业性、系统性腐败问题治理,共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562份。

  此外,全国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犯罪,2024年前11个月,起诉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职务犯罪2727人,同比上升1.6倍;起诉乡镇、村组织人员职务犯罪1159人,同比上升48.2%。同时,检察机关积极配合监察机关深入整顿医药领域乱象,依法惩治“靠医吃医”、套取医保资金等腐败犯罪,起诉医疗领域职务犯罪1800余人。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检察机关在保持对受贿犯罪高压态势的同时,依法严惩行贿犯罪,2024年1月至11月,起诉行贿犯罪2772人,同比上升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