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保持“生命通道”畅通无阻
消防通道是消防人员实施营救和疏散被困人员的通道,比如楼梯口、过道和小区出口处等,是公认的“生命通道”。对于住宅小区,从室内到地面的楼梯,小区内到外面公路的道路都属于消防通道。设定并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挽救群众生命财产。
现实生活中,堵占消防通道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的是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随意停放车辆或堆积杂物;有的是一些建筑设计存在缺陷,没有预留足够的停车位,导致居民占用消防通道;还有一些地方监管不力,对占用或堵塞消防通道的行为治理缺失。
堵塞消防通道是危险行为,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据媒体报道,在一次消防通道堵塞危害性对比测试中,248米的道路,在私家车、垃圾桶、电线等阻碍下,从消防员驾车驶入至灭火完成,共用时7分53秒,而没有阻碍时,仅用时1分44秒,前后相差6分多钟。3至5分钟,是火灾发生后的黄金救援时间。快一分一秒,就能避免更多损失,挽救更多生命。
消防通道是火灾发生时人们逃离的重要通道,保持其通道畅通无阻,对于群众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从法律角度来说,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是法律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责令单位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强制执行,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对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个人,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消防安全是天大的事,不容有失。要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多结合现实场景,开展应急演练、VR模拟火灾现场等,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让公众对消防安全的认知和理解更加深刻。扎实开展消防通道治理行动,依法依规对相关行为进行纠偏,对那些“霸道”占用者强化惩戒措施,使其付出应有代价,用果断的执法行为保障消防通道畅通。只有把刚性约束和柔性引导结合起来,形成社会治理合力,让遵纪守法成为群众思维习惯和行动自觉,才能确保消防通道成为关键时刻用得上的“生命通道”。
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保障消防通道畅通,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不私自占用、堵塞消防通道,更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守护好“生命通道”,共同营造安全的生活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