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坪山区探索连片产业用地整体规划建设管理新机制
多措并举 精细管理
——深圳市坪山区探索连片产业用地整体规划建设管理新机制
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圳市坪山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选取沙田北片区作为试点,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建设的坪山样板,探索连片产业用地整体规划建设管理新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沙田北片区位于坪山区东北角,地处深圳和惠州交界处,是由深汕高速和深惠界河龙淡河围合而成的3平方公里区域。坪山区通过实施土地整备,使得该片区成为深圳少有的平方公里级的优质连片空间,片区内包含西侧宜居生活区、北侧教育片区、东侧连片产业区,具备整体统筹谋划、高标准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域的优越条件。自2022年底以来,坪山区政府积极开展沙田北产业项目引进工作,未来将新增28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目前,该区域入驻企业已陆续开工,即将迎来大开发的关键时期。如何在大范围的连片产业用地中统筹多个开发主体、多个产业项目、多个建设时序,开展片区统一规划、协调建设、有序实施,使得新建产业空间和片区未来产业需求相匹配,推动产业空间转型升级,打造新时代产城融合示范性产业小镇,实现超大城市空间精细化治理,坪山区政府积极进行探索。
城市设计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
为形成高质量一体化的城市设计方案,坪山区政府引进高水平设计团队,首创性地对沙田北连片产业集聚区开展整体城市设计,统筹安排片区内车辆段、社区留用地、古树资源、龙淡河滨水空间、公共配套等,并衔接各企业对生产经营空间的定制性需求,为每个地块形成了一套包含公共空间、慢行系统、第六立面、建筑布局、地下空间的全要素、精细化管控方案。同时,强化产业及生活配套的空间协调性,实现3平方公里统一规划和1平方公里产业园区统一设计,有效指导了该片区一批优质产业项目的落地建设。
同时,在沙田北片区城市设计者的指导下,坪山区各职能部门积极开展面向实施的支撑性专题专项研究,如由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形成开发地块实施细则、轨道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形成沙田北街区一体化方案、发改部门形成片区近零碳用能解决方案等,多向发力、精细组织,形成“1+N”(即一个城市设计,N个实施专项)的规划管控体系,有效提升了片区项目建设品质。
强化品质管控,保障规划传导
“三分规划,七分落实”。在加强规划实施管理上,该片区建立沙田北片区项目品质管控总师制度,要求总设计师团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技术协调、专业咨询、技术审查等工作,通过组织论坛、工作坊、技术论证会等活动实现片区内具体项目建设全流程把控。
实施总师制度以来,总设计师团队多次举行工作坊及技术论证会,为片区专项规划提供专业意见,提高片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对片区内各地块的开发建设进行全局把控,严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方向:在项目审查方面,针对处于报建阶段的建筑项目,开展幕墙、照明、景观、竖向优化等设计审查;针对已开工的项目,赴施工现场考察跟踪记录施工进度,确保规划有效传导,提升园区建设品质。
成立专班,强化实施统筹
在规划实施保障方面,坪山区成立沙田北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工作专班,负责片区开发建设统筹工作,并明确了组织架构、工作职责、议事机制等内容,拟定了沙田北片区开发建设工作计划和任务分工及工作节点,有效推动重要规划、城市设计、建筑方案等成果落地实施,协调解决沙田北片区园区建设、交通、市政、绿化等具体事项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在工作机制上,各专班成员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积极推进实施方案中的工作任务,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需专班协调的问题或事项,由专班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协调会议进行解决。重大问题及事项,专班办公室按照“领导小组会议+业务会议”两级议事决策机制,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协调解决。
下一步,坪山区政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持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在对沙田北片区开展统一规划、协调建设、有序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产业空间的转型升级,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深圳先进制造业产城示范区“三生融合”的典型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