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剔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很多基层干部手机上的工作类App、微信小程序、工作群有二三十个之多,耗费大量精力”“基层干部在线上填报后,还要归纳整理形成纸质资料”……此前,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纪委监委启动为期一个月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集中整治中,诸如此类的问题“浮出水面”。为切实把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目前共清理规范45个政务App、6个政务公众号、11个微信工作小程序和390个工作群等共452个。(12月2日《工人日报》)

  滥建平台,政务应用程序重复建设、功能交叉,使用频率低、实用性不强;冗余功能,除了必要的政务事项,脱离实际设置打卡签到、积分排名、在线时长等功能;不重实效,群众不会用、不好用,反映问题收到“套路式回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在错误政绩观的影响下,一些地方和部门脱离基层治理实际,简单把应用程序开发使用等视为“政绩工程”,盲目追求推广速度和应用范围,设置不科学、不合理的考核标准,导致形式主义潜生暗长。

  定西市临洮县纪委监委一个月清理规范政务App、工作群等452个,“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可见一斑。防止“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事关党的形象,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推进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摒除“指尖”之苦,才能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当前,各地各部门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开展专项整治,回应了基层部门和基层干部的迫切期盼。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既是新花样,也是老问题,其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匡扶实干精神,增强实干动力,形成实干合力,需要及时“亮剑”,坚决治理剔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绝不让“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成为政绩秀场。要注重从源头抓起,全面体检。各地应对照相关规定,通过制定“负面清单”、设立监测点、调整考核指标、加大检查力度等举措,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对发现加重基层负担的突出问题,及时受理、迅速处置,防止问题反弹变异。

  总之,只有瞄准病根、对症下药,才能避免问题反弹回潮。既解决老问题,也察觉新问题;既立足当下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症结,又着眼长远不断建立健全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方能让基层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轻装上阵、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