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受贿”必须抓早抓小

  11月11日,河南信阳市实验高级中学被曝多名“学生会干部受贿”,引发社会关注。同日,该校发布通告称,针对网传有学生会干部在日常学生管理中索取钱财问题,学校高度重视,立即调查。经初步调查,情况属实。目前,对涉事的4名学生会干部已清退出学生会,并将根据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进一步处置。(11月11日光明网)

  学生会干部以查违纪的名义,查到学生玩手机,在没收学生手机后,私下向学生收取每台300元的费用,归还手机,并承诺不上报给老师;否则,就要处分学生,并上报老师。目前,警方已经介入。如若调查情况完全属实,处理此类问题,必须抓早抓小。

  从身份上看,抓早抓小,教育效果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期间,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所以,对于学生犯错,要抓早抓小,以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年龄上看,抓早抓小,警示效果好。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少,中学时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完全分得清、辨得明。即使表面上能够理解,行动上也未必能够做得好。但越是世界观尚未定型越要加强教育,越要认真纠正。依法依规处理学生干部索要钱财问题,不仅能够教育本人,而且还能有效警示其他师生,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从金额上看,抓早抓小,震慑效果好。每台手机收取300元,对于一个学生而言,金额比较大,足以引起高度重视。处理这些问题,不仅要看眼前,更要看长远、看未来。今天处理300元,是为了杜绝以后的3000元甚至更多;今天处理一个人,是为了杜绝以后“传染”更多的人。今天及时依法依规处理当事学生,不仅会令当事人悬崖勒马,而且还会震慑更多的人,达到处理一人、震慑一片的目的。

  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毕竟问题已经发生,事实已经形成。如果以各种原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虽然看似让当事学生免于处罚,侥幸逃过一劫,但从长远来看,不仅对当事学生无益,对学校和其他学生无益,更是对法律法规的亵渎。相反,如果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抓早抓小处理当事学生,既是对学生未来负责,也是对学校乃至社会负责。因此,抓早抓小处理学生干部索要钱财问题,既是今天的“亡羊补牢”,也是明天的“未雨绸缪”,必将更好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