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速览

关键词:自然生态保护规制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环境法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生态保护编,其编纂不宜采用“生态要素+生态区域”的二元平行式进路,应采取“空间规制→行为模式”的一元二次递进式进路。我国自然生态保护实践形成了以“自然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体系”为基本制度的三重空间规制逻辑,能够为生态环境法典自然生态保护编的制定提供行为模式的基本架构和规范基础。生态环境法典自然生态保护编的制定,应当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底线规制”思维,确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自然生态保护领域核心制度地位;在法典总则编重申“保护优先”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自然生态保护编确立“保护第一”原则,化解自然生态空间范围内生态产品利用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对峙,为生态保护利益补偿、生态保护惠益公平分配分享提供基本的规范指引。

  ——摘自《政治与法律》2024年第11期杜群著《自然生态保护规制实践逻辑对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指引》


关键词:林业碳汇 产权流转

  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确立和全球气候治理的加快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的搭建和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当前社会的关注热点。完善林业碳汇交易市场是宏观政策引导、维护市场稳定、参与全球治理的现实需要。当前林业碳汇交易存在产权界定不清晰、市场交易规范不明确、政府监管不足、纠纷化解手段单一等问题。为构建林业碳汇交易体系,有必要从规范视角予以规制。在法理基础上,明晰林业碳汇产权的准物权属性,以界分林业碳汇产权与林权的边界,明晰收益分配路径;在具体规则上,通过统一标准、更新数据等方式明确界定林地权属,完善市场交易具体规则,将政府职能由主导市场交易转变为监督市场发展,增加多元化纠纷化解路径,实现对林业碳汇流转的统一管理,促进林业碳汇交易市场良性运转。

  ——摘自《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张锋著《林业碳汇交易的问题检视与体系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