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法学会打造依法解纷新“枫”景
全员参与 多元共治
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法学会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服务中心工作、服务法治实践、服务广大会员、服务人民群众”为主线,发动会员助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扎实推进基层法律服务,不断满足群众法治需求,努力推动全面依法治区工作再上新台阶。
强强联合,共创多元化解新路径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法学会在参与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2023年5月,蓬莱区法学会依托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设立法学会工作站,从政法系统和律师行业中选派擅长调解不同领域纠纷的18名会员入驻调解专家库。同时,出台《关于区法学会会员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会员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的工作要求、工作原则和工作流程进行明确规范。
2023年7月,在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设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并选派2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矛盾调解工作,搭建起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重大矛盾纠纷调处的法治实践平台。同时,根据纠纷案件的不同类型,以在线“点将”的方式,安排擅长相关领域的会员到场参与调解。对于一般会员未能调解成功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则由区法学会指派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现场调解。截至目前,已有约230起纠纷案件在法学会会员的参与下达成和解,其中“首席”参与调解的重大疑难案件28起。
协作解纷,共绘多元治理“同心圆”
为积极参与构建“党委统领、多方参与、力量下沉、闭环完整”的全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今年4月,蓬莱区法学会与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组建包镇街工作团队 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通知》,从蓬莱区人民法院选派26名法学会会员,组建11个团队,定向指导、支援镇街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提前介入制度、工作联动制度、赋强效能制度等五项制度,构建起镇(街)矛调中心与镇(街)法学会工作站“一体两翼”的基层解纷格局,不断提高多元治理能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就地解决”,从源头上降低立案数量。截至目前,所有会员团队均已与镇(街)建立起常效联系,提供法律建议130余条,帮助化解纠纷20余起。
多“员”联动,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蓬莱区法学会积极开展法律服务进网格活动,根据网格员收集的居民法律需求,以社区为平台,以法学会会员为主体,按时、定点上门进行法律服务,为居民解答常见法律问题,帮助化解邻里纠纷,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织密和谐共治平安网。
同时,组织法学会会员深入村(居)开展诚信知识讲座,引导群众开展诚信服务活动,建立信用议事会,健全信用积分兑换等机制,用“小信用”带动“大治理”。推进“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借助会员专业优势,广泛发动21家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到法治宣传教育中,解决群众涉法问题60余个,有效壮大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