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确山县法学会:加强法学阵地建设 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本报讯(记者何毅 □冯永军 通讯员彭峰) 确山县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自古就有“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之称。确山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振兴规划”区内县。近年来依托“机械制造、建筑建材、小提琴制造、中药材种植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发展迅猛、势头强劲。确山县法学会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加强法学阵地建设,深入推进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落地见效,为服务法治实践、服务确山发展贡献了法学会力量。确山县法学会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法学会工作先进单位。
高标准建设“三级阵地平台”
确山县法学会积极探索“非常1+N”工作模式,依托县平安建设促进中心,设立由县法学会为中轴,各乡镇、村级基层服务工作站、法学会会员之家、黄帅调解团队办公室等为延展的“N”个法学会分支脉络,以点带面提升工作效率和覆盖面。确山县法学会创新打造了以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李新店司法所所长黄帅为核心的14支“黄帅调解团队”,调解人员达150余人,印发《黄帅调解团队案例选编》1000余册。该县法学会探索运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把脉会诊”、基层服务站工作团队跟进“靶向救治”的调解工作法,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卓有成效地推进“三源”共治,赢得了群众信赖。2022年4月,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确山县上郡幸福里和龙山湾的56户未能及时办理产权证的购房户集体维权。面对一触即发的群体性事件,确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法学会会长王霞认真研判,一面迅速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和相关部门登记、梳理相关问题,稳妥处置;一面迅速组织城建、银行、开发商等相关单位现场研讨出台方案,最终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该县13个镇(街道)实现法学会站点全覆盖,做到统一门牌标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组织架构等,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推进镇级站点规范化建设。同时,该县竹沟镇法学会工作站彰显一个“红”字诀,做强竹沟革命纪念馆,将其打造为全市法学会系统红色教育基地。李新店镇法学会工作站聚焦一个“调”字诀,加强“三调”联动,深化“三源”共治。双河镇金沟村服务站弘扬一个“法”字诀,建立村级法治宣传基地,吸引本地和邻村党员、群众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实现一个村级站点辐射周边一片的效果。
高水平优化“三项工作举措”
组建专业化咨询团队。扎实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选聘组建确山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21人,全部拥有法律A类证书。有擅长调解医患纠纷的退休老法官,有擅长研究案情提前介入的检察官等,在服务法治确山建设中发挥了领头羊作用。
制定具体化激励措施。出台《确山县激励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干事创业十条措施》,通过阵地建设、培育赋能、典型引领、年度考核等工作措施,增强专家们的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激励专家积极投身平安确山、法治确山建设。
开展实战化交流培训。坚持每季度召开例会、每年召开年会,通报情况,安排工作。坚持既走进来,又走出去,邀请郑州大学法学院、市委党校等专家授课10余次,深化教育培训,探讨法治实践,提升法治素养。
高质效服务“三大中心”工作
注重关口前移,服务决策论证。确山县法学会充分发挥专家“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近两年来,参与地方规范性文件草案的起草、论证13次,参与项目的洽谈,协助起草、修改重要的法律文件或重大合同20余次。
强化分析研判,服务风险防控。2022年以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定期列席县、乡、村三级风险危机管控周例会66次,帮助研判问题198个,解决问题181个,对重大风险防控工作做到积极参与、预防在先。随同县领导接访10余次,从专家的高度、法律的角度厘清权责,提出解决纷争的意见建议,引导群众依法、合理地解决诉求,得到了县领导和来访群众的认可。
加强宣传引导,服务法治建设。立足确山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法进军营”活动,举办法治讲座18次、模拟法庭6次,为军人军属提供法律咨询80余人次。常态化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深入全县重点企事业单位,开展“法治体检”“送法进企业”等活动,发放《致全县企业的一封信》、《企业权益保护调查问卷》、助企政策宣传单等1000余份,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确山县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位居全市第一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