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进校园”事项,让琅琅读书声更纯粹

  宣传教育进校园,安全检查进校园,爱心暑(寒)托班使用校园场地,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社会考试使用校园考场……日前,上海市教委公布2024年市级中小学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白名单,以上5项内容位列其中。白名单遵循“凡进必审、从严把关、精简整合”的原则,实施教育部门归口管理、项目活动申报备案、事项内容动态调整,每年更新进校园事项并对外公布,严控进校园活动数量。(7月24日文汇网)

  上海“中小学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白名单”,是在今年上半年全面排查社会事务进校园现状,并开展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确定的,未列入“白名单”的事项一律不得进校园,确需增加的须严格履行审批报备程序。上海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制度和长效管理机制,有助于遏制社会事务随意进入校园及其存在的形式主义现象,值得各地借鉴推广。

  长期以来,在很多地方,社会事务进校园可谓成泛滥之势,让人感觉“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些地方职能部门通过各种渠道推进各自工作进校园,动辄“从娃娃抓起”“小手拉大手”。早在2019年,有媒体就曾报道:部分地区中小学非教学考核名目多,迎接督导检查、调研考察任务繁重,一些形式主义和留痕主义“进校园、入课堂”,评先争优变“秀场”,成为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沉重负担,严重干扰正常教育教学活动。比如某地推行“戴头盔进校园”,要求所有学生戴头盔上下学,连走路、坐汽车也要戴,旨在带动乘坐摩托车或电动车的家长戴好头盔。2023年11月,媒体仍在报道“校园形式主义禁而不绝,迎检、填表、留痕过滥……”有的地方将与教育教学无实质关联的调查测评、网络投票、普查统计、信息填报等与学生工作“捆绑”,或让家长关注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微信公众号、下载安装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应用程序,与之前各种活动进校园相比,目前一些进校园的活动变成电子打卡留痕,形成新变种、新问题。

  正因此,《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的理念,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还提出“坚决克服重留痕轻实绩的形式主义做法,避免干扰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今年4月,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通知,对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作出部署,要求集中整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随意进校园情况,以及社会事务进校园过程中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

  这些政策要求的指向,就是严格控制社会事务“进校园”数量,给学校“松绑”,让学校和教师轻装上阵、安心教学,让学生静心学习。期待更多地方积极落实相关文件要求,系统摸排社会事务进校园情况,加强问题整改,建立审批报备制度,严控“进校园”总量,建立白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常态化规范、监督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让学校成为琅琅读书声的净土,让教育回归本源和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