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办公成风尚,权益保障要跟上
前不久,又一家互联网企业跟进“混合办公”工作模式:某在线旅游平台宣布,每周三、周五,员工可以自主选择办公地点,且无需申请或审批。而另一家在线旅游平台,在2022年就推出了“混合办公”模式。所谓混合办公,就是每周有一段时间远程办公、一段时间回办公室办公的工作模式。近年来,混合办公日渐流行,不少企业逐步推行一两天的混合办公。(7月28日《工人日报》)
所谓混合办公,就是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即劳动者可选择一段时间居家办公。因为其更加灵活自由而备受关注。《中国远程居家办公发展报告》中显示,求职者对远程办公的呼声很高,95%参与调查者对远程办公的频次希望是一周至少1天。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混合办公,一方面,是部分劳动者对长时间通勤不满,对无法兼顾家庭心怀愧疚,所以希望工作更加灵活;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年轻人更喜欢自由的工作方式,希望单位坚持结果导向而不是过程导向,让自己可以更加灵活地掌握上班时间。这是劳动者喜欢混合办公的理由,也是其备受关注的原因。有鉴于此,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混合办公从诞生开始,就成为很多人追捧的对象。
混合办公的利好显而易见,但现实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居家办公期间发生人身伤害能否认定工伤、8小时工作变“24小时在线”、加班费难以认定、节假日和带薪年休假无法保证等问题,同样客观存在。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混合办公亦是如此,劳动者看中了混合办公的“方便”,而一些用人单位则希望借此推卸掉一部分自身的责任。这些现实问题的确值得警惕。
促进混合办公这一新模式更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需要多措并举。对主管部门来说,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制度设计,让混合办公的制度保障更加完善、更具可操作性;对监管部门来说,要延伸监管触角,对用人单位以混合办公之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一定要保持“零容忍”的姿态;对用人单位来说,应做到科学管理,明确实施标准,比如哪些岗位、哪些工作可以实施混合办公,避免对员工造成区别对待;对工会组织来说,要积极参与制度设计,做好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寻求“最大公约数”,努力让各方都能满意。
混合办公成风尚,权益保障要跟上。只有权益保障到位,才能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促进这种工作方式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