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闽都法治文化品牌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波澜壮阔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和理论创造力,创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出了很多重要论述,他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规律,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世界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形成了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举措。”同时强调要“阐发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这些重要论述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福州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留下了很多习近平同志关于法治文化建设的创新理念与生动实践,其中包含一系列关于“依法治市”的创新思路,率先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在市域层面的探索实践。必须深入挖掘、系统总结、宣传推广,为打响闽都法治文化品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作出更大福州贡献。
认清闽都法治文化内涵
闽都法治文化是法治文化在市域范围内的生动实践,是“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和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要义,又蕴含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红色基因,更具有鲜明的闽都特色,包含历史传统、红色基因、特色实践三个向度,充分体现了崇法尚德、求是致公、践行法治、敢为人先等法治精神。
历史传统。从历史传统看,闽都法治文化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一般性特征,比如,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等等,都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
同时,福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省会城市,法治文化源远流长,也是福建法学高等教育的滥觞之地,涌现出众多的法治事件、法治人物、法治文化。比如,近代以来,福州有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全闽大学堂(福建高等学堂)、福建官立法政学堂、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私立福建学院等高校,这些学校都设立了法学专业,其中尤以私立福建法政学堂最为知名。
在闽都法治文化和法学教育的滋养下,福州涌现出众多的法治人物,其中有“崇法弘法”的陈宝琛,他强调中西结合的修律方式,且不能以个人意志作为审理案件的标准;有“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他引进国际法并将其作为处理对外事务的工具;有“启蒙思想家”严复,他翻译《法意》,系统将西方法学等知识介绍到中国等。这些法治人物在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刑法、国际法、诉讼法、法制史等领域都有不凡的创见和较高的学术地位,是闽都法治文化的重要代表,为传承弘扬闽都法治文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红色基因。从红色基因看,闽都法治文化深刻体现了“马锡五审判方式”和新时代“枫桥经验”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精髓,高度重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着重发挥调解在法治实践环节中的特殊作用,强调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等。
近年来,福州市各级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关于法院工作的重要理念,高标准建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馆、永泰嵩口新时代人民法庭精神传承馆,传承弘扬闽都文化的红色基因。其中,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馆包括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等11个方面。永泰嵩口新时代人民法庭精神传承馆依托嵩口法庭旧址建设,该旧址是目前福建仅有、全国较少有的保存较为完好的法庭旧址,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我国人民法庭设立、发展、壮大的生动缩影。
特色实践。积极打造法治文化IP和特色品牌活动。由福建省委政法委主办、福州市委政法委承办,举办清风廉韵润海丝——全省政法系统廉洁文化美术书法摄影展,共展出全省政法干警书画作品120幅,着力培育涵养廉洁政法文化。晋安区创新打造政法青年读书沙龙,汇集公检法司各单位青年干警,每期以不同主题进行交流研讨,持续营造学习氛围。福清市聘请电视台主持人作为形象代言人,开设“平安姐姐”抖音账号,设计“虎强哥”抱枕、公仔,举办“防范养老诈骗”专题直播活动,多措并举擦亮法治文化IP。
创新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通过“细化一张清单、施行一套制度、搭建一批平台、组建一支队伍、组织一场评议”的“五个一”工作法,以系统思维、精准指引、务实举措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有效盘活了普法资源。其中,创新打造国家机关“我执法我普法”广播直播互动全媒体栏目和检察类普法节目《检察时间》等项工作均为全省首创。
深入推进普法志愿者联盟建设。福州“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支队联盟由13个县(市、区)“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大队、53个市直机关单位普法志愿者服务支队、1085个志愿服务组织共同组成,培育“蒲公英”普法志愿者18548名,人数位居全省第一,累计开展普法活动7000余场次,服务对象超过3.5万人次。
创新“一县(市、区)一品牌”建设。鼓楼区创新建立“法务特派员”普法工作机制,台江区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法治文化体验线路实景剧游,长乐区建成1000平方米全省首个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教育基地,福清市创新打造掌上“智慧语音法治文化阵地”,闽侯县在全省率先打造线上线下一体贯通的“数字普法平台”,这些有益实践不断扩大法治宣传影响力。
持续加强闽都法治文化的发掘运用。福州市委依法治市办牵头联合市司法局、法学会借助高校专业学术力量和科研优势深入挖掘闽都法治文化内涵,编印出版刊发《闽都法治文化初探》,以“说福州历代法治名人,讲福州著名法治事件,谈福州法治精神”等方式创新法治文化建设。
打响闽都法治文化品牌
始终坚持“两个结合”的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文化的重要论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从实践中汲取智慧,推动闽都法治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发挥福州法治事件多、法治人物多、法治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托福州大学、福建师大等高校,积极推进校地合作,传承陈襄、辛弃疾等历史文化名人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深入开展闽都法治文化研究、宣传和实践工作,尤其是传承好崇法尚德、求是致公、践行法治、敢为人先等闽都法治精神,构建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相结合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同时推动闽都法治文化创新发展。
打响更多的闽都法治文化品牌。立足立法、司法、执法、普法、守法等法治环节的全过程,依托海丝中央法务区福州片区等平台载体和闽都法治文化资源,创新运用新媒体、自媒体、全媒体等形式,打造更多具有“闽都韵、福州味”的法治文化IP,凝练出更具有辨识度的法治文化品牌,不断丰富和发展闽都法治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作者单位:福州市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