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商家也应提供食品配料表

  “商品详情眼花缭乱,配料表却不展示,网购食品真有点不放心。”近日,小王在网店购买鲜花饼时发现,不少店铺打出“0香精”“纯天然”招牌,唯独配料表踪迹难寻,只能向客服索要。有商家爽快地发过来,但也有商家回复“明天给你拍照”,还有商家只是表示“绝对没有添加剂”。记者调查发现,不展示食品配料表的现象,在电商平台并不鲜见。有的店铺虽然展示了配料表,但却隐去了部分添加剂、致敏源信息。(5月29日中工网)

  如今,很多人都习惯在电商平台购物,但是一些商家在销售食品时,虽然打着“纯天然”等旗号,却对食品成分、配料表含糊其词,甚至刻意隐瞒部分关键配料。这种做法显然严重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更是有违职业伦理的不诚信和欺诈行为。

  人们在网络上选购食品时,由于无法品尝食品,很多消费者会将网络页面上的商品介绍作为重要参考,并就不清楚的问题咨询商家。消费者重点关心的问题,包括食品配料中的添加剂种类和含量,这是事关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的核心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则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保质期、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等内容。根据这些法律规定,消费者有权了解所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经营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告知或者虚假告知。更进一步讲,对于食品类商品,即便消费者未主动询问,经营者也应在标签上标注成分或配料表等与消费者权益和食品安全息息相关的信息。如果违反规定,可由监管部门没收违法生产的食品,并处罚款。

  据此,网店商家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披露食品的主要成分和配料表。任何理由都不是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借口,打着“0香精”“纯天然”旗号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更为恶劣。消费者可以主动向电商平台和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类似行为。监管部门和电商平台有必要积极作为,利用技术优势主动筛查类似违规行为,严厉处罚这种毫无诚信的违法行为,让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不掉入商家精心设置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