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法学会入选2023年度法治浙江建设优秀单位
本报讯(记者陈和秋 通讯员丁洁) 近日,浙江省依法治省办召开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实践范例暨更高水平法治浙江建设交流会,浙江省法学会入选2023年度法治浙江建设优秀单位,省法学会“打造浙江红色法治文化新图景”入选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实践范例。
据了解,浙江省法学会围绕传承红色法治基因,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持续挖掘、重塑、弘扬红色法治文化,推动红色法治文化资源“活起来”“传下去”;深入调研、系统盘点全省法治文化资源,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出台法治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办法;培育选树杭州“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沈钧儒纪念馆、何思敬纪念馆、梁柏台红色教育基地、张人亚党章学堂、国旗教育馆、黄景之律师事务所旧址等首批法治文化传承教育基地,集中展示党领导人民追求法治、探索法治、推进法治、厉行法治的伟大成就,掀起全省法治文化资源挖掘梳理、研究保护和宣传阐释发扬热潮。
浙江省法学会坚持以满足群众法治参与感、获得感为导向,用好红色法治文化资源这一生动教材,采用“基地+研学”“基地+文创”等模式,不断丰富法治文化表现形式。《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西湖边诞生》入选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短视频展播优秀作品,戏曲《梁柏台》获评全国首届清廉戏曲优秀剧目。“爱国楷模 君子风范”沈钧儒生平史迹展、“我心光明——党章学堂寻初心”暑期研学、“红色法学家何思敬”学术思想研讨会等活动,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国旗教育馆打造集教育、展览、体验、实践于一体的全国首个数字化国旗互动空间,让法治文化“打开方式”更加多元,推动法治宣传故事化、生活化、群众化。
此外,浙江省法学会立足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萌发地和法治中国建设重要实践地优势,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课题组工作平台,结合省委溯源工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编纂工作,深入阐释红色法治文化的丰富内涵。围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等主题组织课题立项,依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省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合作开展法学研究、法治实践、法治人才培养,推动红色法治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红色法治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