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思考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思考
——基于法学学术期刊编辑视角
作者简介:陈君武,《甘肃政法大学学报》《西部法学评论》主编,甘肃政法大学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法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法学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法学学术期刊是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体现平台,在构建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包含构建中国自主法学学科体系、中国自主法学学术体系和中国自主法学话语体系三部分内容。一本好的法学学术期刊,通常都要有好的栏目设置、好的学术论文、深远的学术影响力。精心打造法学学术期刊的栏目设置,精心刊发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对构建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从构建中国自主法学学科体系角度看法学学术期刊栏目设置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法学学术期刊构建中国自主法学学科体系栏目设置指明了方向。《意见》就法学学科建设重点提出五方面要求:一是推进法理学、法律史等基础学科以及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等更新学科内涵。二是加强立法学、文化法学、教育法学、国家安全法学、区际法学、纪检监察学、党内法规学等学科建设。三是加快发展社会治理法学、科技法学、数字法学、气候法学、海洋法学等新兴学科。四是推进法学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统计学、管理学、人类学、网络工程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五是加快涉外法学学科建设。有学者认为,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法学学科建设,与时俱进推进法学基础学科转型升级,立足中国法治实践发展法学新兴学科,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推进法学交叉学科建设,坚持胸怀天下推进涉外法学学科建设,坚持不忘本来,扶持法学冷门学科发展。笔者对此表示赞同。法学学术期刊就是要按照新时代、新要求、新立法环境,更新基础和传统学科知识体系,加强新兴学科的理论研究。法学学术期刊在规划与设计栏目时,要以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为导向,有针对性地组稿、约稿,对每一期法学杂志目录认真把关,体现每一篇论文的学科归属和学科体系,形成刊物独特的品牌和个性。目录是法学期刊栏目设置的具体体现,它体现了法学期刊自身的品质、品格和品行,构成了杂志自身的特色。以《比较法研究》为例,其将国内的、国际的,过去的、现代的,传统法学、新兴法学等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研究,形成刊物独有的特色。
法学期刊编辑部和编辑要通过召开小型学术会等方式论证栏目设置与年度重点选题计划;要开展重点选题的全国性论文征稿与评奖活动;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科领域专家及学术新秀组稿约稿,引领该学科领域学术研究方向,并为一线实务提供理论指导。
从构建中国自主法学学术体系视角,认真审核把握法学学术期刊刊发论文的质量
首先,严把论文政治质量关。要坚持正确办刊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政治家办刊,实行政治标准一票否决制。
其次,强化论文的学术质量。主要包括学术道德、学术品性、学术规范和理论创新等。法学类学术期刊的编辑,要对作者的学术道德、学术品性、学术规范、学术理论创新比较熟悉与了解。其一,要较清晰地了解学科门类。如诉讼法学学科,知名“大家”有哪些,后起之秀有哪些,近三五年高产作者有哪些等。只有明确清晰地了解学科领域内代表性学者的情况,才能熟知学科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学术前沿问题,亦能准确判断文章定位是学术前沿问题、基础研究问题、应用研究问题,还是热点问题等。其二,严把学术道德关。在主动约稿时,要了解作者有无抄袭、有无学术不端等学术道德问题,要严谨务实,力争向有理论担当和最新研究成果、自成体系且有创新力的作者约稿。其三,要反映学术规范。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是二次应用,大凡经其转载的文章,无论是题目、摘要、作者介绍、关键词、正文、注释等,最能体现作者的学术规范和学术严谨性。
从构建中国自主法学话语体系角度看法学编辑工作
法学编辑要对每一篇刊出的学术论文进行专业把关,特别是要字斟句酌。法学编辑编校学术论文,既像“绣花”,要打造出花的造型,雕琢花瓣、花心,还要考虑需要绿叶来扶持、衬托。法学编辑编校学术论文像欣赏“美景”,要下大功夫认真修饰。一篇好的法学学术论文首先要说“行话”,体现自己的话语体系,不能自说自话,不能说外行话,更不能口语化,必须是“内行话”,法学专业领域的术语,是书面语言。论文结构上,“小脑袋”“粗胳膊”“细长腿”“大脚丫”都不行,要讲究“匀称”与“协调”。因此,法学编辑对每一篇准备刊发的论文都要认真编校,细致打磨,甚至是二次创作。一般情况下,要在不影响作者原意基础上,从语言表述、逻辑关系、用词用句等方面认真编校,保证论文质量,保证在原论文基础上有一个大的提升。由此可见,每一篇刊发的学术论文无不倾注着法学编辑的心血与汗水。
总而言之,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法学编辑、编审、副主编、主编要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个方面对每一篇法学学术期刊准备刊发的论文进行认真编校。一本好的法学学术期刊,我们不仅要在选题、固定栏目和每一期栏目设置上下功夫,还要对作者身份、研究领域、学术道德、学术规范、论文的创新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判断,包括用词用句、语言表述等。法学编辑要从自身工作中自觉承担起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使命与担当。广大法学理论研究者,即法学论文的作者也要按照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视角认真选题、认真打磨自己的论文质量、反复修改,将文章写在中国大地,为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