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正义》(第三版):一部精美的当代经典之作

  法律格言历来受到法律人的重视,其中蕴含的法律思想是数千年来众人千锤百炼后的结晶。然而,理解这些格言并非易事,其间的意涵并不全部一目了然。这是因为,格言的起源总有它独特的时代背景,有它特别的语境,有它特殊的旨意。因而在现代社会,在当前的语境之下,有些格言的理解就可能会颇费思量。为了把握格言的真正内涵,将其与现代背景贴切地融合在一起,就需要对这些格言进行研究解释。唯有如此,格言的真理性、普遍性及其特别含义,才能被揭示,从而为人们指点迷津。

  陈瑞华先生的《看得见的正义》便是这种专门研究、解释法律格言的著作,正是为了法律人更好地理解法律格言而作。


  纯粹的经典气质

  《看得见的正义》(第三版)一共解读了二十七条格言,有四条是新增添的。据作者自序言,实乃精益求精、后出更新的成果。第一版甫出,即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第二版删除了具有时间限制性、狭隘性的具体案例,使得著作更加纯粹,更具理论的张力框架,从而实现了此作不受时间影响的经典品质之转化。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新增了四条格言,使得刑事诉讼格言体系更加完善。


  精辟的高见卓识

  陈瑞华先生在书中说道,最初接触“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这句格言时,他对中文译文是否准确地传达了原意曾有些怀疑。这就说明有些格言确实不容易理解,只有贯通某方面的系统知识和整体思想,其含义才能揭示出来,真正被我们领会。另外,这也充分说明,这条格言,以及对其他二十多条格言的解读,皆为陈先生认真细致努力思考的成果。我们从书中不仅了解到这些格言的真正意涵,更能循此贯通刑事诉讼法学方面的知识、思想。此书虽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但其学术价值显然不逊于学术著作。


  独特的形式美感

  该书的形式方面也是特别值得一提的。书中文字的段落起首,一改空两字的习惯,而是齐平排列。而且,段与段之间不紧密衔接,而是有意空出一行,使得段落清隽疏朗。本书还将比较重要的语句、词汇,以特别的蓝色专色凸显出来,使得行文凹凸有致、鲜明妩媚。其中的数十幅名画插图,更是让人耳目一新;阅读之中,读者能够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气息。其八十克的纯质用纸、布面精装、锁线处理等,更进一步展现了该书的艺术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