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王志刚

以“首席”为抓手推动法学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专访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王志刚


  不久前,牡丹江市专业人民调解中心、宁安市法律援助中心两地正式被黑龙江省法学会授予“黑龙江省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示范点”称号。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开展以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坚持高位推动,出台《牡丹江市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实施方案》,建立工作联系点制度。在牡丹江市法学会组织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化解了牡丹江市一大批重大矛盾纠纷,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做好服务,获得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近日,牡丹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王志刚接受本社记者专访,介绍了牡丹江市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建设成果以及下一步工作规划。


  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落到实处

  记者:牡丹江市法学会是如何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在牡丹江“落地生根”的?

  王志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开展以来,牡丹江市法学会团结带领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在深化法学理论研究、咨政建言服务决策、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一区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的牡丹江法学会特色品牌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发挥优势,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落到实处。

  牡丹江市法学会以“建设符合地方特色、彰显职能作用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为宗旨,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纳入全市政法工作重点。2022年10月,制定出台《牡丹江市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实施方案》,就工作内容和模式、专家评选办法、工作流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小组等工作职责都作出详细规定。

  我们还更加注重发挥品牌引领和示范作用,着力打造牡丹江市专业人民调解中心、宁安市法律援助中心两个“黑龙江省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示范点”,叫响、擦亮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金字招牌。

  记者:在开展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方面,牡丹江市法学会采取了哪些举措?

  王志刚:一是严格建“库”,打造高端法律服务品牌。牡丹江市法学会对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高度重视,聚焦党委政府最关心、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推进工作,纳入全市政法工作重点。专门召开会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制定出台相关实施方案,严格“首席”选任程序,截至目前,牡丹江市有98名法学专家入选牡丹江市法律咨询专家库,80人进入县(市、区)专家库,经各单位党组织推荐、市法学会审核,并提交市委政法委书记办公会议审议,18名政治素质高、法学功底深厚、在行业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同志被聘任为牡丹江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二是广泛建“点”,深入矛盾纠纷化解第一线。为进一步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发挥实效,牡丹江市法学会积极建立工作联系点制度,先后在牡丹江市司法局专业人民调解中心、涉法涉诉信访中心等15家单位设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联系点”。各县(市、区)法学会结合本地实际,与县(市、区)综治中心、人民调解中心有效衔接,设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等,有效发挥专家“把脉”作用,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三是深入建“言”,参与重大法律咨询论证工作。牡丹江市法学会积极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开展调查研究,为地方政府决策做好服务。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与牡丹江师范学院联合设立横向课题研究,经过1年的深入调查研究,撰写《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专业调解治理新格局——关于牡丹江市健全专业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的调研报告》,得到牡丹江市党委政府高度认可。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为重要基础,牡丹江市法学会进一步提高法学研究能力,创办《牡丹江法学》内部刊物,每季一刊,成为法学法律工作者咨政献策的平台。


  “智囊团”助力民营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记者:在服务重大公共决策论证、重大法律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方面,牡丹江市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志刚:牡丹江市法学会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积极做好“专家会诊”“首席把脉”的有效嵌入,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高端平台”和“权威意见”。

  在服务重大公共决策论证方面,牡丹江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与政府法律顾问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相结合,突出“首席把脉”这一关键环节,通过“问诊”“把关”“建言”,积极为重大决策、重大行政行为提供法律咨询意见。截至目前,帮助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合规备案审查56件,参与合同审查9件,参与政府诉讼案件12件。

  在服务重大法律风险防控方面,对重大风险防控工作坚持高位推动、专家参与、预防在先。参与案件法律适用问题会商研判、扫黑办涉黑涉恶线索研究等,提出专家意见,实现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

  在服务重大矛盾纠纷调处方面,针对当前矛盾纠纷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及时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把脉问诊”,开出“处方”,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牡丹江市“首席”化解了涉及560余人的牡丹城回迁户信访案件,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牡丹江市牡运某公司与200名出租车司机因承包合同续期问题引发重大纠纷,牡丹江市专业人民调解中心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认真分析研判,制定调解方案,历时4个月,先后大规模调解8次,促使双方形成调解协议,并签订了新的承包合同,最终推动这一事件圆满解决。

  在服务重大信访积案化解方面,针对重大信访积案特别是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及时组织研判会商,从法律、法规、政策等角度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专家咨询意见,为化解积案寻找法律依据和突破口。

  记者:2023年上半年,牡丹江市法学会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先后深入10个县(市、区),组织召开座谈会11次,165家企业参与座谈。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上,牡丹江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还开展了哪些工作?

  王志刚:结合牡丹江市政法工作实际和企业特点,牡丹江市法学会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小组采取系列举措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我们组织“首席”参与清理企业涉法涉诉问题,不断增强企业信心,让企业“轻装上阵”。联合执法监督部门开展集中清理民营企业涉法涉诉问题专项攻坚行动,与工商联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全面掌握影响企业自身发展的涉法涉诉问题,经过征集线索和梳理案件,共查结线索23条、办结案件65件,集中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涉法涉诉问题。

  2023年以来,牡丹江市“首席”为企业直接解决法律问题21件,挽回经济损失400万余元。

  此外,我们还聚力民营经济理论研究。2023年,牡丹江市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的法律路径研究——以绥芬河片区为例》被黑龙江省法学会确定为省级指定调研课题。市法学会组织“首席”深入绥芬河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组织自贸区19家单位和8家对俄贸易企业召开座谈会,了解对俄贸易过程中存在的法律壁垒、贸易壁垒问题和工作意见建议,为自贸区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持。


  进一步强化特色工作品牌打造

  记者:2023年9月26日至27日,全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会议在广西南宁举行,会议强调,要推动省、市、县三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努力服务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接下来,牡丹江市法学会将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深入开展“首席”工作,助力牡丹江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王志刚:实践证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多角度、全方位地参与决策论证、信访化解、矛盾纠纷调处、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工作,能够切实把好法律关,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基层法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下一步,牡丹江市法学会将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落实中国法学会和黑龙江省法学会工作部署要求。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凝心聚力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开拓创新,坚持从严要求,围绕牡丹江市“五市战略”“六个牡丹江”重点工作和平安牡丹江、法治牡丹江建设热点难点问题做好法学会各项工作。

  二是发挥“智囊团”作用,在服务大局中展现作为。组织动员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主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服务领导决策,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在服务大局中展现价值、有所作为,不断推动法学会组织建设、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创新,努力为平安牡丹江、法治牡丹江建设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三是提高自身建设水平,为法学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联系点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牡丹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更高层次的法治建设,以良法善治助推牡丹江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开创新时代平安牡丹江、法治牡丹江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是加强法治实践监督,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结合牡丹江市实际情况,每年开展法治实践督导检查,通过组织“首席”小组,围绕“立、执、司、守”参与科学评估,重点加大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评查力度,切实做到“以查促改、以评提质”,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五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夯基垒台。持续推进“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法治宣传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形成具有牡丹江市特点的“一区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的”工作模式,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