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法学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法治人才保障
积极发挥会员作用 有力服务法治实践
2023年,全省法学会系统新发展个人会员3776名,截至2023年12月24日,全省个人会员总数达40175人,新发展团体会员51家……近年来,江苏省法学会坚持把会员发展服务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突出“团结、服务、引领”的工作原则,积极发展壮大会员力量,组织引导广大会员在参与法学研究、提供决策咨询建议、开展法治宣传等实践中提升素能,在化解社会矛盾、防控重大风险、服务法治实践中发挥作用。
提升会员发展质效
2023年以来,江苏省法学会对市县两级会员数量、行业分布等情况进行梳理总结,指导各地制定会员发展年度计划指标,在全面推进会员发展任务的同时,重点吸纳发展优秀高校法学人才和实务部门优秀骨干。在法学研究机构、高校政法院系、政法机关发展会员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在立法、执法和法律服务机构、企业法务等部门发展会员。其中,无锡市法学会主动对接团市委、社工团体、律所等,在志愿普法一线发现人选,把表现优秀的普法志愿者发展为会员;淮安市法学会通过淮安长安网、淮安政法微信公众号等阵地,积极宣传活动成效,吸引法学法律人才主动加入会员队伍。
为强化会员管理规范,认真落实中国法学会关于会员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改版的相关工作要求,2023年10月18日至19日,江苏省法学会组织省市县三级会员管理员,开展全省法学会会员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班,推动全省法学会系统完成会员管理系统信息更新工作。同时,组建市县法学会会员联络员队伍,进一步延伸会员工作触角,畅通信息上传下达渠道。其中,南通市法学会把会员发展服务管理工作纳入政法考核体系;苏州市法学会组织开展优秀会员评选表彰活动;徐州市法学会加强与公安、纪检等部门的联系,常态化开展会员队伍核查工作。
推动基层站点成为会员活动平台
江苏省法学会以加强服务型法学会建设为引领,通过举办法治文化沙龙、讲座、竞赛活动等形式,打造会员学习交流、建言献策、施展才智的平台。无锡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宿迁市等地法学会通过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广泛推介会员法学研究成果,宣传优秀会员先进事迹。常州市、徐州市等地法学会在市级法学会刊物设立会员展示专栏,摘编会员学术成果,展示优秀会员风采,增强会员归属感。
“会员之家”是各地法学会会员开展交流和工作的平台,为便利会员活动,江苏省各地法学会充分融入法学会元素,切实将“会员之家”打造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学习之家、有为之家、活力之家。2023年以来,江苏省共新建覆盖图书馆、文化馆等的“会员之家”68个。
各地法学会依托各级综治中心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立基层法律服务站,如在南通市推行镇级基层服务站“1+2+X”模式,在南京市推广村(社区)建立“百果园工作站”“晏公庙工作站”等经验做法,在徐州市开展基层法律服务站覆盖提升工程。目前,全省共建有法学会基层法律服务站1357个,充分发挥基层服务站点作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处等法律服务。
积极服务法治实践
依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会员”的智力优势,江苏省法学会常态化组织会员参与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无锡市法学会开展“携手送法益企同行”活动,为企业解析运营中的风险防范知识。南京市溧水区组织会员参与“政法网格员为企服务小分队”,为企业编送《公司全周期法律知识解析》等服务资料。
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热点问题,江苏省法学会积极组织会员开展课题研究、参加学术研讨。组织专家会员参与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的修改论证工作等,为地方立法、执法、司法规范化,维护稳定建言献策。
此外,据江苏省法学会会长周继业介绍,2023年以来,江苏省法学会通过举办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培训班、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座谈会,启动全省法学法律专家库、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建设,汇聚各领域法学法律优秀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