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观点
莫让调研沦为“调演”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3年12月27日公开通报六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其中包括贵州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周建琨在调研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热衷舆论造势、做表面文章问题。(2023年12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江文:领导干部走出办公室,扎实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掌握情况、制定决策的重要手段。如果调研沦为“调演”,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人虽然下去了,但却发现不了基层的真实情况,把握不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这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纠治。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每个单位、部门都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领导干部要真正和群众面对面、心交心,精准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把脉”问题病因,开出应对“良方”,真正做到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
破解停车难需要以“有为”谋“有位”
“以前每天下班回家找车位都很头疼,现在有了‘潮汐车位’方便多了,社区门口这些画了蓝线的车位都可以使用。”家住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天勤家园的曹先生介绍。钟秀街道中心村社区在党群服务站门前设置“潮汐车位”后,夜间免费开放,方便了居民错峰停车。这是“共享停车位”创意带来的便利。(2024年1月2日《南通日报》)
@郭元鹏:停车难,是城市的老大难。尤其是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期间更会加剧。如何破解停车难?南通市崇川区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推出的“共享停车位”做到了“化痛点为亮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私家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这个时候的“停车难”,牵涉的就是群众的“真困难”。面对停车难,需要以“干部作为”换“百姓有位”,也即城市管理者通过以民为本“多作为”,换取群众“有车位”。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城市空间增加“潮汐车位”;另一方面,要鼓励市民与他人“共享车位”,让车位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其他地方有关部门不妨参考借鉴南通的做法,采取有力措施破解停车难,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