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持续做优“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北京市昌平区全力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街巷楼道释法说理,成为群众身边不可或缺的普法队伍。据了解,当前昌平区共有“法律明白人”1194人,覆盖所有基层治理网格。
为著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后半篇文章”,昌平区不断探索培育机制,通过编印教材、开展线上培训、组织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等途径为“法律明白人”充电赋能。
线上培训,细化考核评定
为全面提升“法律明白人”法治素养和工作能力,昌平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区司法局在“法治教育网”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开展“法律明白人”线上培训。
培训科学定制涵盖基层法治工作全维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宪法解读》《法律援助法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解读》等系列课程,包括必修课12课时、选修课10课时。参训人员须完成全部必修课及5课时选修课程后参加线上考试。平台对于考试合格的“法律明白人”实时生成电子证书,后台可通过检索学员信息,实时了解其学习和考核情况。培训结束后,为考核合格的参训人员颁发“法律明白人”证书和徽章。形成全区“法律明白人”在线动态台账,推动“法律明白人”管理和评定进一步精细化。
昌平区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线上法律知识培训平台已成为“法律明白人”充电蓄能的有效平台,能够真正让“法律明白人”越学越明白。
编印教材,夯实理论基础
“作为村里的‘法律明白人’,我很荣幸,同时也时常担心自己的理论知识匮乏,现在有了这本教材,每天认真学习,在解答农村宅基地纠纷、遗嘱继承、劳动合同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更有自信啦!”一位“法律明白人”对记者表示。
他所说的教材,是昌平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区司法局组织高校法学专家学者、律师团队编制的教材《法律明白人如何明白民法典》。该书分为基层民主决策、土地经营、相邻关系纠纷、婚姻家庭与继承、合同、侵权责任纠纷、劳动争议七章内容,围绕民法典、劳动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内容,系统梳理了基层治理中常见的法律条文,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阐述法理与热点问题,为“法律明白人”调处基层治理中的矛盾问题提供指引。
集中培训,增强履职本领
昌平区充分整合区内专业法律优势资源,邀请区法院、检察院、高校、律所等部门的专家学者为全区“法律明白人”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以法治讲座的形式解读相关政策法规,提升“法律明白人”的法律素养。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村规民约向本集体成员公布集体财产的状况……”11月2日,昌平全区“法律明白人”参加了一次集中培训。培训中,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中小企业营商环境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锋以“基层民主决策”为题,结合贴近群众生活的实际案例,为参训人员系统讲解了社会主义民主基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的产生、破坏选举的处罚、村民会议、村委会如何管理土地等基层民主知识,为“法律明白人”参与基层普法与依法治理等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有益指引。
专题培训,拓宽法律视野
近期,为积极应对新行政复议法实施后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昌平区司法局举办了“法律明白人”新行政复议法专题培训。
培训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行政复议法修订工作参与者曹鎏,为参训人员深入讲解新行政复议法的目标任务,以及“七大创新与突破”及“四项新法实施的难点重点”等内容。通过提高“法律明白人”和学法用法示范户对行政复议的认知水平,以点带面、充分宣传带动,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在基层群众中的知晓率和认可度,进一步强化行政复议吸附行政争议的能力。
镇街培训,聚焦群众法律需求
“婚姻家庭、妇女儿童维权、老年人防诈、电信网络诈骗等,我们镇组织的培训主题都是紧跟社会热点问题,对开展工作很有帮助!”昌平区南口镇的一位“法律明白人”这样说。
培训明白一小片,带动守法用法一大片。自“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启动以来,昌平区各镇(街道)聚焦婚姻家庭、遗嘱继承、劳动争议、老年人权益保护、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等热点问题,抓牢重要宣传节点,定期举办“法律明白人”培训,邀请退休干部“以案释法”宣讲团、村居法律顾问律师定期深入各镇(街道)、村(社区),通过“以案释法”的培训形式,为“法律明白人”讲授法律知识,同参训人员交流、分享自己在法律实践工作中摸索出来的方法和技巧,为“法律明白人”拓宽工作思路和方法。
今年以来,昌平区22个镇(街道)均开展了“法律明白人”培训,培训时长达12学时,覆盖率100%。昌平区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昌平区将继续坚持需求导向,注重实践运用,深入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走深走实,聚焦解决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法律问题,鼓励和引导“法律明白人”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