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为云南南华彝绣产业发展制定规范
本报讯(记者李卓谦) 近期,东南大学法学院组织专家学者,围绕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彝绣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了《南华县彝绣产业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近日在南华县召开《南华县彝绣产业促进办法(建议稿)》专家论证会。
《办法》共分为总则、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监督管理、附则等五章,起草过程中严格遵守上位法的规定,并吸取国内外产业促进立法的相关经验,将适用于南华县行政区域内彝绣的传统制作技艺和文化传承、知识产权保护、生产经营、产业发展及其相关监督管理等活动。
东南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启川表示,作为楚雄州南华县定点帮扶高校,东南大学把彝绣产业作为帮扶工作关键着力点。在东南大学指导下,该法学院积极作为,为南华县草拟《办法》,旨在利用高校人才优势,提供优质法律资源,打通以法治保障助力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下一步,《办法》将依法纳入规范性文件的审议制定程序。
南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健表示,要以东南大学法学院帮扶制定《办法》为契机,深入排查彝绣产业发展存在的风险和困难,主动为彝绣企业排忧解困,以法治力量护航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