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好评返现”变“水评返现”
近几日,不少“6·18”下单的包裹已陆续到货,不知道有多少人又收到了“好评返现”的邀约?有消费者在网上反映,近期收到的8个包裹中有6个都塞了“好评返现”的小纸条。与此同时,电商平台及外卖平台上可信的评价日益减少。有人说,一条商品下的评论里,如果大多是“一段文字配3张图片”的五星好评,那么十之八九是花钱买来的“水评”。(6月14日《经济日报》)
对网购商品给予客观理性评价,既是消费者行使正当监督权利的途径,同时也有利于为其他消费者正确选购商品提供参考依据。但在“好评返现”的销售语境下,网购评价却因受利益诱惑而失真或失准。特别是在“6·18”“双11”等网络购物促销时间节点,“好评返现”往往十分普遍。
明知虚假、违规的“好评返现”缘何屡禁不止?从表面看,发放“好评返现”卡似乎是商家回馈客户、促进消费的一种营销策略,但实质上却是以蝇头小利收买和左右消费者手中的评价权,算错了商业生态的账和消费者利益的账。这种行为严重破坏网络消费业态的信用评价体系,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并进而影响到电商行业本身。从落实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好评返现”其实就是虚假宣传,是明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理当受到法律惩处。
更需要警惕的是,尽管电商平台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抑制此类现象的滋生,但不少商家仍然试图躲避规则,利用微小利益来换取顾客的好评。对于此类现象习以为常的部分消费者表示,动动手就能赚钱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假如商品确实不错的话更是双赢的事。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假如不禁止“好评返现”行为,那么为了红包而无视质量盲目打好评的现象便难以避免,网购消费环境便难以改善。
根治“好评返现”顽疾,需要消费者走出认知误区,监管者提高打击力度,平台和商家充分认知“好评返现”对行业和生态的深度危害,积极构建各方参与、相向而行、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第一,有关执法部门要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大日常监管和违规处罚力度,综合运用行政约谈、公开曝光、信用惩戒等多种监管方式,引导和督促商家诚信守法经营,提升商家顶风“返现”、以身试法的违规成本。第二,要强化网购平台治理责任,为平台和商家算清法律账,明确相应责任。平台要通过制定规则、加强管理来确保网购评价的客观真实,一旦发现商家存在疑似“好评返现”的诱导行为,就当依据平台规则予以删除,并对涉事者公开曝光,以儆效尤。第三,消费者要增强诚信观念、法治意识,充分认知“好评返现”的违法属性,遇到此类行为应主动及时举报,不当“好评返利”的看客和拥趸,不为当前的蝇头小利而助长不正之风,以实际行动促进规范网络交易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