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笃用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平安武隆、法治武隆再上新台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起步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政法和平安建设工作具有特殊意义。重庆市武隆区政法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讲政治、重学习、优法治、保安全、抓治理、促发展、强党建”七大重点,扎实推动政法工作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武隆、平安武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武隆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坚持理论武装,在深学笃用力践新思想上取得新成效
将持续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做到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不断推动全区政法工作现代化再上新台阶、再出新成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武隆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全区政法工作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全面准确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政法工作中去,不断取得新进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并以此引领全区政法工作者更加坚定自觉以党的创新理论统领和指引武隆政法和平安建设各项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为武隆区政法工作提供方向指引,要求全区政法工作者更加坚定自觉以政法工作现代化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紧扣深刻领会“三个务必”的伟大号召,引领全区政法工作者始终保持奋进者姿态、创造性张力,更加坚定自觉把握历史主动,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
坚持人民至上,在构建平安武隆建设新格局上迈出新步伐
切实提高政治自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全力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打好政治安全主动战。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把防范政治安全风险置于首位,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各种渗透颠覆捣乱破坏活动,坚决捍卫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保持清醒头脑,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切实筑牢反渗透反颠覆坚固防线,严防发生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的重大敏感案事件。
打好社会治安整体战。健全公安武警联勤、应急力量备勤等制度,切实加强社会治安巡逻巡查巡防,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挂牌整治,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铁路护路联防,依法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和常态化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持续净化社会治安环境。深入开展“全民反诈”专项行动,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
打好矛盾纠纷歼灭战。深入开展“3+N”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围绕当前信访问题较突出的房地产、征地拆迁、林地权属纠纷等重点领域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持续抓好信访“清仓见底”“治重化积”工作,加强重要敏感节点涉稳重点人员和重点群体稳控,推进重大风险隐患领导包案化解,确保不发生规模性信访和群体性事件。
打好公共安全保卫战。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建设施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食品药品、工贸、消防、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机制,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坚持开拓创新,在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上开启新征程
政法工作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要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谋划推进全区政法工作,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武隆。
推进法治建设现代化。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法治领域改革。深化“智慧法院”“智慧检察”“智慧公安”“智慧司法”等线上体系打造,搭建数字法治体系构架,推动平台贯通、功能贯通、体制机制贯通。切实深化政法领域各项改革,突出抓好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派驻检察室等基层政法单位规范化建设,充实执法司法力量。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大力开展“法治进社区”“法治进学校”等法治宣传活动。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十项行动,全力化解经济金融、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领域的矛盾纠纷。加快完善“雪亮工程”“智慧政法”等智能化、信息化治理手段,全面推进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法学会实体化建设。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总结推广“五事工作法”、“让一让”调解工作法、“院格化”治理、林地房权属记忆所等经验做法。
推进服务能力现代化。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旅游“三次创业”等重大部署,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持续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保市场主体、助企业发展、清挂案积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巩固深化“法治护航乡村振兴”成效,落实“一乡镇一法官”“一村(居)一民(辅)警”等制度,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进一步发挥政法保障作用。
推进政法队伍建设现代化。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及市委实施办法,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按照市委建设“五型”党组织和“六化”实践要求,强化《武隆区政法干警考核评价机制》结果运用。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认真落实武隆区委“五大行动”重点措施和“聚才兴武”行动,升级干部队伍建设体系、人才队伍建设体系,推进政法队伍建设现代化。
(作者为重庆市武隆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法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