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法院上门服务解决村民“急难愁盼”
巡回立案+普法宣传“双同步”
本报讯(记者王蓉 通讯员黄勇花)2月7日上午9时许,在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小北关村村委会门前,村民们手拿材料排起长队,满含期待地看着眼前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员。“水卡办了用不了,商家也不给退费。打了12345市民热线,镇里给协调,今天法院法官上门给立案,我们心头事终于有了着落。”队伍中,一位老者正在诉说着水卡退费难维权的经历。
村民水卡退费难 拨打热线反映诉求
原来,小北关村里有两台饮水机,由商家供应净化水,不少村民办理了水卡并充值用于购水,但在不久前,饮水机损坏,经村里多次沟通,商家始终拒绝维修,也不退还水费。村民们陆续通过12345市民热线反映该问题。
张家湾镇接诉即办工作人员接到工单后,立即将问题反馈至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在镇域建立的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
张家湾人民法庭积极响应,指派副庭长徐明祺与镇政府会商参与研讨,后决定引导村民通过诉讼解决诉求。考虑到涉及村民人数较多且部分村民年龄较大,到法庭立案不便,徐明祺带领立案员下村开展巡回立案。
一个国徽、一张桌子、一面“巡回立案”的横幅、一沓立案登记材料,简单布置,一个“移动式”立案窗口搭建完成。不到1小时,立案员现场审查了立案材料,就地立案。
针对村民办卡消费等日常多发的纠纷,徐明祺还向村民讲解了在服务合同、买卖合同等合同订立和履行中常见的风险点,普及民法典相关知识,并对村民提出的疑问一一耐心解答。现场群众反响热烈,纷纷称赞法院零距离的立案服务和生动的普法宣传工作,认为巡回立案切实帮助大家解决了棘手问题,让他们真实感受到司法就在身边。
推进一站式解纷机制 基层治理走出新路径
“有了法院专业的法律建议和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接诉即办工作的难点堵点疏通起来就容易多了,基层治理之路越走越顺畅。”在现场,一直以来接待这些村民的张家湾镇政府工作人员由衷说道。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高效便捷解纷需求,2022年以来,通州法院陆续在全区22个街乡镇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派特邀调解员入驻,法官对接指导,为辖区群众提供普法宣传、纠纷调解、诉讼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打造“法院-人民法庭-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四级解纷网,有效整合基层解纷资源力量,保证群众有纠纷“只跑一次”,群众有难题“一站通办”。
“村民有了纠纷,可以先到村级解纷站化解,化解不成上交解纷中心,我们包片法官和包村调解员也会定期到村里巡回调解、巡回立案。”徐明祺介绍。
通州法院积极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将工作职能进一步向社会治理的前端延伸,深入对接镇街接诉即办工作,与街道乡镇就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常态化联席会商,并以见面调解等方式联合办理群众诉求。张家湾解纷中心在2022年通过开展会商指导、联合调解等方式参与办理接诉即办重难点工单1176件,助力该镇诉求量同比下降三成,小北关村村民水卡退费难题的解决是其中一个缩影。通州法院将进一步前移司法服务端口,凝聚多元解纷力量,不断探索精治共治法治基层治理新路径,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利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