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播剧《狂飙》看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

情和义的交融 正与邪的较量

——从热播剧《狂飙》看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


  近期,电视剧《狂飙》热播再次引起人民群众对扫黑除恶工作的关注。该剧由中央政法委宣传教育局、中央政法委政法综治信息中心指导制作,是以扫黑除恶斗争为背景创作的电视剧,讲述了以公安刑警安欣为代表的正义力量与以高启强为代表的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进行的长达20年的正邪较量,并有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反腐倡廉等诸多现实情节。剧情展现了情与义、美与善的交织交融,正与邪、白与黑的对决较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收视率和市场占有率一路“狂飙”。

  《狂飙》爆火,正是因为扫黑除恶工作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观众观剧时能产生强烈带入感。2018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社会大局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作出开展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英明决策,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掌声代表心声,热议反映民意。男女老少全员追剧,证明了人民对扫黑英雄的尊崇、对黑恶势力的痛恨,特别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拥护和支持。这也更加坚定着各级政府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挺进的决心和信心。


  一部扫黑剧生发几多爱恨和情仇

  剧中的警察安欣有一句台词感动无数人:“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后路。”剧中的安欣坚韧执着、舍生忘死、坚持底线、坚守初心,竭尽全力对抗黑恶势力,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现实生活中,自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无数的“安欣”们在扫黑除恶战线上默默地冲锋着、奉献着。仅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就有308名民警、179名辅警因公牺牲,4334名民警、3470名辅警因公负伤。英雄的牺牲奉献是因为黑暗的存在。扫黑除恶就是要用正义和法律之光荡涤黑恶阴霾。剧中黑恶势力的种种恶行,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其影子。一些“保护伞”更是触目惊心,黑恶势力与公权力进行勾连,剧中的“黑老大”高启强一跃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洗”得很白,“黑”得暗无天日,满腔正义的政法干警要么妥协、要么放弃、要么牺牲……该剧让人们不由地生发对扫黑英雄的敬爱,这种敬爱的背后,彰显出英雄对人民的热爱、对岗位的热爱。英雄情结、人民情怀,汇成人间大爱。电视剧中的爱恨情仇,展示了扫黑除恶斗争的曲折和艰辛,再现了扫黑英雄的悲壮和光荣,也焕发出人们惩恶扬善、坚守正义的精神力量。


  一部扫黑剧引发几多担忧和思虑

  《狂飙》中许多剧情取自真实案例,加之演员演技在线,被许多观众称为扫黑除恶斗争的“纪录片”,也引发观众观剧后对黑恶势力的危害及成因进行深入思考。“京海一霸”徐江高调出场,开洗浴、抢工程、当砂霸,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获取利益肆意残害欺压群众;高氏兄弟、唐氏兄弟团伙笃信“钱能通神”,开设赌场、组织卖淫、放高利贷、暴力强拆、贩卖毒品、强买强卖,犯罪手段残忍狡诈、敛财诡计层出不穷,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破坏营商环境;“村霸”代表李有田、李宏伟父子,长期把持基层政权,为获取莽村开发占地好处,煽动多起群体性事件;何黎明、赵立冬、龚开疆等领导干部,丧失纪法底线,与黑恶势力沆瀣一气,甘愿沦为站台撑腰的“保护伞”。这些人在现实中也不难找到原型,如山东省侦办的“以黑护商”、攫取政治光环的张某案,插手基层选举、搞“黑金政治”的朱某君案等,他们的犯罪事实都与“高启强”们有着相似之处。究其原因,有的是目无党纪国法“横”出来的,有的是找靠山拉关系被“护”出来的,有的是长期失管漏管“养”出来的,有的是群众慑于淫威“怕”出来的,有的是多次前科劣迹“续”出来的。因此,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防止黑恶势力做大成势,是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政法干警需要持续关注和努力的工作重点。影视剧中一个个助纣为虐的现象和原因,应当成为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中吸取的教训,决不让类似现象在现实中重演。


  一部扫黑剧激发几多责任和担当

  看热剧既要受感动,更要有行动。这部电视剧播出后,在党员干部群体特别是政法干警队伍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吹响纵深推进冲锋号,打赢扫黑除恶持久战,坚决与黑恶势力斗争到底,还一方蓝天净土。“打早打小、露头就打”是铲除黑恶势力的关键所在。黑恶势力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发现涉黑恶线索时,要及时核查处置,依法打击。要把握工作重点,对涉团伙和农村地区等黑恶犯罪行为持续施压,确保打深打透。“打伞破网、打财断血”是防止死灰复燃的重要手段。严格落实“两个一律”“一案三查”等制度机制,坚决查处涉黑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对涉案财物要查得准、处置快,坚决切断黑恶势力经济利益链条。行业领域整治是铲除滋生土壤的有力抓手,要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国扫黑办新确定的教育、金融放贷、市场流通三大行业领域,继续加强问题摸排整治,铲除行业乱点乱象。要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教育宣传,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打好扫黑除恶人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