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征地补偿款分配如何合理合法?巡回法庭进村宣讲答疑解惑

  “外嫁女”户口在村里却分不到集体征地补偿款,合不合理?村民会议制定的分配方案,合不合法?近日,江苏省扬中市油坊镇振华村组织开展“以案释法 庭所共建”巡回法庭进基层活动。通过一次庭审、一场宣讲,为村民详细解答集体征地补偿款分配背后的法律知识。

  据了解,振华村一女子出嫁后,她的户口至今仍留在村里,但没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村民小组在集体土地征收后,就征收的土地补偿款召开村民会议,制定了分配方案,该女子未分得补偿款。为此,该女子将村民小组起诉至法院。

  开庭当日,法院将巡回法庭设在了振华村村委会,当地村民纷纷前来旁听此案。庭审中,双方就原告是否有权参与集体征地补偿款分配、村民小组分配方案是否合法展开了激烈的法庭辩论。因双方争议较大,法庭将择期宣判。庭审结束后,扬中市人民法院开发区法庭法官张卫国现场开展了一场关于集体征地补偿款分配的普法宣传。“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判定,以及召开村民会议并制定分配方案是否合法,这是此类案件的两大争议焦点。”张卫国介绍,对于“外嫁女”、户口迁出的在读大学生、现役义务兵等人员,目前尚无法律明确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资格认定的标准,但在司法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是考虑户口、有无承包地、实际生活居住地、其他地方是否获得类似福利等多种因素来保障他们的权利。

  张卫国表示,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村民小组有权制定相关分配方案,但制定方案的程序和内容必须合法,不得侵犯公民合法的财产、人身等权利。此外,集体征地补偿款分配发生纠纷时应及时通过法律手段处理,一旦补偿款已经分配完毕,将导致判决结果事实上难以执行的情形。集体征地补偿款分配争议在农村并不鲜见,此案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司法所与法庭进行联动,组织开展巡回法庭,通过现场普法宣传,让村民了解征地补偿款分配方面的法律知识,推动法治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