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法院发布《涉物流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

  本报讯(记者王蓉) 日前,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召开“发挥法院司法辐射效能,服务首都物流高地建设”新闻通报会,发布《涉物流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通报系列典型案例。

  《白皮书》把物流运输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为切入点,以北京市基层法院2017年至2021年受理的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件为数据支撑展开研究,分析后发现物流运输合同纠纷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且与辖区内物流园区建设力度大小、物流企业分布多少、人口密度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优劣等密切相关。

  同时,《白皮书》还总结了物流运输合同纠纷折射出的合同形式不规范引发合同风险、企业经营资质欠缺隐藏运营风险、运输业务流程操作不规范潜藏责任认定风险、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引发监管风险、转委托现象突出潜藏责任主体难以确定风险、格式条款未合理提示潜藏被追责风险、“仓储+电商+零售”新业态下消费者过度维权及责任认定风险7个风险点,并提出9条有针对性的预防和防范建议。

  此外,《白皮书》精心挑选8个案例,分别从合同履行中的变更、合同违约引发的损害赔偿、托运人的如实告知义务、承运人的注意义务和损失赔偿责任、挂靠经营的连带责任、格式条款的认定与处理、运输业务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等方面,以案例的形式剖析运输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点和法院的裁判标准。

  据悉,下一步平谷法院将继续严格落实司法体制改革要求,加强审判机制创新,深入研究分析当前涉物流类纠纷案件审理情况,持续研究解决涉物流类纠纷审判难题,同时结合辖区产业发展特色,积极探索物流产业集群法律服务保障机制,尝试开通物流园区与辖区法庭之间的法治直通车,实现物流纠纷集中审判,服务首都物流高地建设,助力辖区打造绿色智慧商贸物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