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惠莹:破译死亡密码 揭秘案件真相
“不管洗过多少次手、多少次澡,都害怕人家闻到身上有味道。”今年47岁的饶惠莹是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在以男性为主力的刑侦技术领域,她巾帼不让须眉,从事痕迹检验工作25年。这份工作不仅要面对感官上的极度挑战,还要鼓足勇气迈过心理的那道坎,在犯罪现场寻找蛛丝马迹,破译死亡密码,揭秘案件真相。
这些年,饶惠莹前后参与勘查各类犯罪现场4200余起,提取现场痕迹物证5000余件,参与检验尸体800余具,查证破获案件700余起……今年5月,饶惠莹荣获公安部授予的“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2013年3月至今,她还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扫黑除恶成绩突出个人”等称号。
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依然耐心寻找,只为那关键的蛛丝马迹
鲜血四溅的死亡现场,高度腐败的尸体,令人作呕的密闭房间……25年里,饶惠莹不知多少次走进这样的案发现场。有时为了寻找证据,她甚至和同事挖开化粪池用手排查,抡起锄头在堆积如山的垃圾填埋场一点点查找。
2022年初,新平县短时间内有两人先后失踪,引起公安机关的高度关注。饶惠莹主动请缨,带领战友开展案侦工作,通过排查得知失踪的两人相识,且先后消失在城区的一处出租房附近。案件深挖后,一名嫌疑人进入专案组的视野,但由于缺乏关键证据,案件侦查陷入僵局。
“消失的两人去了哪里?案发第一现场又在哪里?”饶惠莹脑海中一直闪现这两个问题。前期勘查收获寥寥,饶惠莹再次带上战友走进犯罪嫌疑人的出租房内,天花板、下水道、地面瓷砖缝隙……都是勘查的重点。
从白天一直工作到凌晨3点,在第三遍勘验时,饶惠莹终于在卫生间门框上发现细点状干枯物质。凭借多年的经验,她判断这极有可能是细碎的人体软组织。
整个团队以此为线索,很快又找到了另外一处极其细小的干枯物质。两件疑似人体组织的物件连夜被送到玉溪市公安局检验,鉴定结果证实了饶惠莹的判断,而且它们分属于两个受害者。这为锁定犯罪嫌疑人提供了铁证。
在充分的物证面前,犯罪嫌疑人如实交代了犯罪经过。案发第一现场成功确认,但进一步的物证收集和寻找成了关键所在。
为了固定证据,尽可能地找到每一块人体组织,饶惠莹把手伸进卫生间蹲坑的下水管去捞,和战友挖开化粪池用手去摸,找到运粪车多次冲洗筛查,并到河里、农田翻开泥土排查,甚至扛起锄头走进垃圾填埋场仔细翻寻。在肮脏、充满腐败气味的环境里,饶惠莹和同事多日细致查找,最终,1354块人体组织被成功找到,案件侦破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我们最快速的初辨方法就是用手去摸,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闻。那几天,我都不知道洗了多少次手、多少次澡。”饶惠莹回忆道。
多年来,饶惠莹始终坚守在与凶杀案件现场打交道的岗位。2003年7月,她利用一枚不起眼的指纹,查获发生于国道213线的尘封多年的抢劫杀人案;2004年5月,她找到关键的细微痕迹,连续查获两起重大麻醉抢劫案;2012年11月,她冒着严寒和饥饿连续在野外勘验近12个小时,在死者身上提取到关键证据,确定犯罪嫌疑人,破获一起强奸杀人案;2016年9月,她连夜开展工作,一起造成两死一伤的大案得以快速侦破,还受害人公道……
同事眼中胆识超群的“工作狂”
从事刑侦工作,经常24小时待命,接到通知必须马上出发,没有固定的休息日,工作起来不分日夜。但饶惠莹从未提出过调岗申请。
她常说,“能够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能一直为破案去寻找蛛丝马迹,这是再好不过了。”
1997年7月,饶惠莹从云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现云南警官学院)的物证检验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成为当时玉溪市公安队伍中从事刑事技术工作的唯一女刑警。
新平县公安局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白崇元见证了饶惠莹一步步从技术员、中队长、副大队长到教导员的成长历程。在白崇元看来,多年来,饶惠莹凭借精湛的专业技术和女性严谨、细心的思维特点,与同事一起侦破一个个命案,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领导能力,都获得同事们的认可。
在同事新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邬跃武眼里,饶惠莹不但是“工作狂”,胆子还特别大:有些案件她经常通宵达旦;紧急案件时,她还需要在高山深箐间对尸体进行解剖。
2013年11月的一天,新平县城附近一山村坟地发生命案,饶惠莹带领同事赶赴现场,为确定案件性质和尽可能提取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必须对尸体进行解剖检验。
当时,天已昏暗。为找到合适地点对尸体进行解剖,饶惠莹在坟地附近转了几圈,选好地点搭建好帐篷后,天已经黑了。而此时照明的发电机坏了,饶惠莹决定边吃饭边修发电机。发电机修好后,又花了三四个小时完成了尸体解剖检验,确定了案件性质,为破案提取到了准确证据。
想到这起案件,饶惠莹说:“当时心里着急破案,根本就没有想到害怕。”
“她吃苦耐劳、从不娇气;勘验现场思路清晰、指挥果断;从不摆架子,与我们同甘共苦……”与饶惠莹合作17年的搭档邬跃武这样评价她,“胆识超群,面对一件痕迹物证,经常埋头一干就是几个小时。”
在饶惠莹的带领下,新平县公安局刑事技术室考核连续3年获玉溪市第一。2018年至今,新平县公安局八类重点案件破案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命案全部告破。
破案是职责,更是人生最大的成就
“女儿还没出生,就和我一起出过命案现场。”和同事聊天的时候,饶惠莹有时会打趣道。从警以来,她几乎参与了新平县的所有命案侦破工作。
“有些命案现场男民警都受不了,但是她都能从容面对并指挥勘验,就算有心理不适,也是强忍着。”队里的同事介绍说。
在刚参加工作不久,饶惠莹就通过指纹查询成功侦破了一起抢劫杀人案。2000年,一辆面包车在国道213线发生车祸,饶惠莹经过细致勘查,觉得这并不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她和同事沿着公路搜寻,最终在公路旁的山坡上发现了失踪司机的尸体,并在车辆挡风玻璃上发现了作案人员留下的指纹,并由此破获一起抢劫杀人案。
由于线索有限,案件迟迟没有告破,饶惠莹一直没有放弃,她坚持不定期对现场提取的指纹发送查询比对,最终在2003年利用指纹远程查询系统锁定作案人员。这起久侦未破的案件终于得以告破。
“不管多久的案子,只要有现场证据链,破案就开了门。”这是饶惠莹常说的一句话。
2018年6月,新平县公安局对犯罪嫌疑人郭某某立案侦查,由于案件时间跨度长、证据链严重缺失,案件侦查一时陷入僵局。饶惠莹主动请战,带领同事重新梳理跨越多年的大量线索,翻阅所有现场勘查档案,认真比对和串联分析,历经1个多月的努力,固定了相关证据。
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风险挑战,饶惠莹和同事克服重重困难,辗转广东、福建、重庆等地开展了历时半年多的专案侦查,固定嫌疑人犯罪证据,形成完整证据链条。案件最终顺利侦破,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15人。
“破案,是我的职责,更是我人生最大的成就。”谈起工作时,饶惠莹坦言:“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专攻一个领域,也许有人觉得傻,但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