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禁毒工作情况
10年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95.7万件
本报讯(记者王蓉)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禁毒工作情况以及2022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法有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至2021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共计95.7万件,判决生效犯罪分子102.9万人。这10年间,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一审结案数从2012年的7.6万件增至2015年的13.9万件,增幅为82.25%,达到历史最高点。此后开始持续回落,2021年一审结案数降至5.6万件,较2015年下降59.54%,回到2012年以前的水平。与此同时,末端毒品犯罪数量明显下降。近五年,随着我国吸毒人员数量逐年下降及戒毒管控措施不断加强,毒品消费市场持续萎缩。2021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非法持有毒品案件1595件、容留他人吸毒案件11203件,较2015年高峰时期的10875件和35867件分别下降85.33%和68.77%。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源头性毒品犯罪呈多态式发展,涉案毒品种类更加多元化。涉案毒品结构逐步发生变化,传统、合成、新型毒品“三代并存”,麻精药品作为替代物滥用问题不容忽视。同时,“互联网+物流寄递+电子支付”非接触式犯罪手段逐渐成为毒品贩运的新常态。面对复杂多变的毒品犯罪形势,人民法院坚持依法从严惩处。2012年至2021年,毒品犯罪案件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重刑率总体为23.09%,各年度重刑率分别高于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8至17个百分点。特别是在2015年之后毒品犯罪案件数量逐年下降的情况下,重刑率始终保持高位,2021年较2015年提升6个百分点。
此外,最高法发布10件涉毒犯罪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