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立法速递

新修订的上海市红十字会条例将实施


  近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红十字会条例(修订)》。新修订的条例将于2022年7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条例明确公民可以个人身份成为红十字会个人会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有关团体可以成为红十字会团体会员。每年5月8日所在的周为“红十字博爱周”。明确市、区政府对为红十字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影响较大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强调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为红十字会履行职责给予支持、配合和必要的保障。执行救援、救助任务时并标有红十字标志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享有优先通行权,对于接受境内外援助或者捐赠用于救助和公益事业的款物,给予优先办理有关手续,减免相关税费。

  新修订的条例明确红十字会财产主要来源,包括会员缴纳的会费、境内外组织和个人捐赠的款物、动产和不动产收入、政府拨款以及其他合法收入。明确红十字会应当根据募捐方案、捐赠人意愿或捐赠协议处分捐赠财产。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募捐方案规定的捐赠财产用途的,应当报民政部门备案;确需变更捐赠人意愿或捐赠协议约定的捐赠财产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的书面同意。


广东将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写入法规


  日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有关情况。条例创新性地将各级政府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驻镇帮镇扶村制写入广东省地方性法规,将于2022年9月1日起施行。

  条例明确了粮食安全责任制、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粮食生产补偿机制等,规定了修复和赔偿责任。首次对撂荒地复耕复种作出制度性安排,规定了代耕、引导流转、生产托管、停发补贴等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的具体措施。明确各级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明确其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规定地级以上市、县级政府应当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在建设用地规模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安排上,优先保障乡村振兴新增建设用地需求。

  条例提出,要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按照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布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与运营管理。同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四小园”特色做法。各级政府可以结合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特征,统筹推动乡村风貌联村联镇、集片成带提升。要求推进厕所建设改造、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保障农村公共设施管护和运行经费的投入,将应由政府承担的农村公共设施管护和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以上资讯据相关省级人大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