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快递物流绿色发展
为落实《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今年北京市将重点从8个方面深化治理工作,并提出23项具体措施。其中,将从多个方面治理塑料制品使用,其中包括到2022年底,全市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5月5日央视新闻)
近年来,我国邮政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寄递业务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但邮件快件包装带来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据估算,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2020年我国快递共产生了1600多万吨的“天量”固态垃圾,相当于1.5亿个成年人的体重。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市提出到2022年底,全市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对于推动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化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为加强快递绿色包装管理,近年来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规定。在2018年初,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新修订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根据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化的目标,对快递包装回收提出新要求。同年3月,交通运输部《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施行,启动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要求不得过多缠绕胶带,减少包装层数和填充物;对可循环快递包装物,取件后归还快递员。这也是首次通过部门立法的形式,遏制快递过度包装乱象,从制度上推动快递包装“更瘦更绿”。
事实上,快递包装垃圾的回收利用以及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属于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发力。一些快递企业已经先行一步。早在2017年“双十一”时,各大知名电商纷纷各显神通,推出共享快递盒、循环快递袋,或推出快递纸箱回收服务等。全国有13个城市投入使用共享快递盒,到2018年共计投放20万个。据测算,一个共享快递盒,每循环2000次以上,大约可节约1棵10年树龄的树木。推行共享快递盒,除了遏制过度包装、节约树木等资源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快了绿色物流的发展,推进了城乡环境保护。
北京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包装袋等,是助力快递物流绿色发展的有益举措。从长远来看,绿色化、环保化、智能化是快递物流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伴随着快递、外卖行业的迅猛发展,快递物流行业在环保、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正面临更多的要求。与此同时,原纸价格上涨、群众环保意识提高等,均倒逼物流企业采用更为绿色可循环的方式,最终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因此,物流企业及相关服务行业,应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相关部门可以进一步研制发布一批以绿色理念为引领的重要标准,不断完善覆盖设计、材料、生产、使用、评价、回收利用、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的物流绿色包装标准体系,以标准推动物流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