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怀柔法院设立“柔·和”解纷工作站

  本报讯(记者王蓉) 民宿业的发展和农村家庭成员的变动,带来了农村房屋权属认定及翻建新修等问题。近日,在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怀柔区人民法院对该镇发生的6起农村房屋权属认定纠纷现场立案、就地调解,一上午便全部成功化解。与此同时,该区杨宋镇30余户居民的物业纠纷、长哨营满族乡的多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纠纷也在当天实现就地立案、调解和开庭。群众不用去法院,在“家门口”就地解决纠纷。

  当天,怀柔法院举行“柔·和”解纷工作站启动仪式,并选取怀柔城区杨宋镇、浅山区渤海镇、深山区长哨营满族乡同步揭牌设立“柔·和”解纷工作站,率先将一站式的触角延伸到深山区,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通过“一报告两前移三下沉”实质化对接机制,一站式提供咨询、立案、调解、开庭、普法、培训等多项服务。

  在“柔·和”解纷工作站,群众化解纠纷“只进一个门、可以不用跑”。据悉,“柔”,来自“怀山柔水”“和”,取自“春和景明”。“柔·和”解纷工作站寓意以柔而有韧的工作举措多元化解纠纷,让属地群众感受到社会治理的温度和力度,共建和美之家。据怀柔法院立案庭庭长戴焕平介绍,怀柔法院结合辖区矛盾特质,因地制宜制定《关于深化推广“一站式”建设三年规划方案》,通过试点建设、总结提升、全面推广三个阶段六类举措,构建怀柔区矛盾纠纷基层化解大网格。

  据了解,怀柔法院将强化与辖区职能单位和行业组织对接联络,壮大诉前化解力量。依托12368诉源治理专线,统一接收司法需求,快速响应解纷需求、实现纠纷源头治理。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推动实现“三进”工作全覆盖,在线对接基层解纷力量,快速联动化解纠纷。全面实施“一庭联一镇、一村一法官”活动,协助辖区村落完善村规民约,在各派出法庭辖区建立“无讼”示范样本。通过编制《调解工作指导手册》,制定具有系统性、针对性调解培训课程,开展空中课堂、实战培训,从法律层面指导村干部、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释放多元解纷效能。

  怀柔法院副院长孙吉旭表示,该院将通过“一报告两前移三下沉”实质化对接机制打通12345与12368互通通道,通过立案法官+速裁法官+驻庭调解员专业下沉小分队,全面下沉立案、调解、审判三股力量,前移调解阵地“上门”解纷,前移参与环节提升“关键群体”的治理能力,全程指导基层民调组织等“一站式”化解纠纷,推动形成源头预防、非诉挺前、多元化解、分层递进的纠纷解决新路径。

  “人民群众不用来回奔波法院,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纠纷快速化解,实打实让我感受到了‘柔·和’解纷工作站设立带来的便民力度,深切体会到怀柔法院全面推广一站式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王全点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