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浦东法院发布知识产权白皮书及典型案例
本报讯(记者侯劲松 通讯员曹赟娴)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发布了知识产权司法服务保障“双区联动”白皮书,通报2021年度知识产权审判情况,同时发布10起典型案例。
据介绍,2021年,浦东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7212件,审结16903件,同比分别增长51.1%和54.7%。其中,受理民事案件16978件,刑事案件233件,行政案件1件。从案由分布看,民事案件中,著作权纠纷占比最高,达82.7%。刑事案件中,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件最多,分别占比50.6%和36.9%。
值得注意的是,浦东法院2021年共受理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11988件,受理的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案件有6成以上涉信息网络。同时,知识产权案件中的争议标的显著提升,法院判赔金额最高2000万元,为历年来最高。
白皮书分析,惩罚性赔偿适用案例有显著增多的趋势,且集中在商标侵权领域。随着《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立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若干规定》的实施,已有权利人开始关注并援引该《规定》,主张侵权人承担更大力度的赔偿。
不仅如此,相关知识产权案件还呈现出短视频领域知识产权法律适用难点突出、数据类知识产权案件呈原告主张竞争保护的趋势、经营类商业秘密案件原告胜诉率低、互联网成为知识产权犯罪主要载体等特点。
针对这些新情况、新特点,浦东法院通过落实高水平司法保护、加大侵权损害赔偿力度、完善严格保护司法机制、严惩知识产权刑事犯罪、深化“三合一”审判机制、探索在线解纷新模式、加强前沿领域问题研究、推进协同联动共治、提升涉外知识产权司法效能、全面推进司法公开十项举措,持续为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