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各级法学会发挥法律特长讲好“抗疫故事”

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展现法学会担当作为


  当前,吉林省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刻、紧要关头。全省上下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力争尽早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保证关键战役取得胜利。面对疫情突袭,吉林省法学会快速反应,动员组织各级法学会和法学法律工作者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全省各级法学会262名工作人员和6438名法律志愿者迅速加入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为坚决遏制疫情传播作出法学会系统应有贡献,展现吉林省各级法学会的担当作为。


  “全员出动”深入疫情防控一线

  此次吉林突发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吉林省法学会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会和会长办公会,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召开专题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各项决策部署。吉林省法学会会长马俊清提出,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务,保持战时状态,以非同寻常举措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压实责任。此外,吉林省法学会还通过微信群及时传达相关部署要求,并结合实际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的实施意见》。

  吉林省各级法学会干部和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据介绍,吉林省法学会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组建党员先锋队、突击队,下沉到“双百共建”社区,配合社区党委做好排查登记、核酸检测、重点管控等工作,并支援防疫用品。

  长春市法学会69名干部及3156名会员深入到该市九台区九台街道嘉鹏社区、朝阳区桂林街道湖光社区、宽城区南广街道东二条社区等26个社区,协助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疫情防控执勤、人员登记等各项工作。法学会志愿者们还承担着挨家挨户运送物资、发放检测试剂盒等工作,连日的大雪天里,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吉林市法学会负责人带领吉林市法学会机关干部,全身心投入到昌邑区崇文社区一线防控岗位,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中的信息登记、维持秩序、入户排查、防疫宣传等志愿服务,两轮核酸检测共完成1万余人检测任务。桦甸市法学会动员500多名会员担任防疫志愿者下沉到社区,担任“单元长”工作。

  四平市法学会向各县(市)法学会、广大会员、团体会员单位、各专业研究会及法学法律工作者发布投身疫情防控的倡议书,并且组织机关干部下沉到“双百共建”包保社区,与社区工作者一起开展消杀排查、张贴隔离告知书、安装小区护栏、引导核酸检测、悬挂防控标语、开展“敲门行动”等。风雪中,他们身兼数职,既是“信息核查员”“防控宣传员”,又是“物资配送员”“垃圾运输员”。

  在疫情防控一线,群众在哪里,法学会干部就去哪里。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组织动员全州35名法学会机关干部和1100余名会员迅速投入一线,延吉市法学会干部全部下沉建工街道延华社区,完成49栋楼3300余户居民的排查工作。敦化市法学会干部按照全市防疫工作安排,支援高速出口卡点排查管控,下沉街道参加核酸检测工作,共核酸采样1860人。安图县法学会干部主动报名参与抗疫志愿服务,担任驻村工作队志愿者,负责两个包保村的消杀防疫及全民核酸检测工作。在明月镇长兴村检测点,驻村工作队志愿者为村里老人提前准备好椅子和雨具。“在这儿做检测,他们(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想得很周到,像我们这些岁数大、腿脚不好的能坐着等,真是太感谢他们了!”村民向志愿者们竖起大拇指。


  勇于担当 展现“法学会力量”

  “疫情防控的基层一线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考场,我要冲锋在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吉林市靖宇县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李坤说道。3月7日,李坤来到靖宇县防疫集中隔离点鹿鸣酒店,负责隔离点的防疫工作。

  李坤负责各项工作的细化落实和专班的医务、消杀、安保人员协调沟通。工作初期,作为隔离场所工作专班的负责人,他争分夺秒,从建立各种文件、制度,再到查漏补缺应对各项检查,最后给准备到来的隔离人员安排房间和信息查证,以及对100多个房间开展消杀工作,为隔离场所顺利运行奠定基础。

  在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中,无数像李坤一样的法学会干部投入到疫情防控重要岗位,出色完成了相关任务。延边州汪清县法学会专职副会长王宗兴协助负责该县集中隔离管控专班工作。为做好集中隔离点建设工作,他陪同吉林省、延边州专家深入各个隔离点,找问题、堵漏洞,按照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严格按照“三区两通道”等要求进行整改完善,防止工作人员感染。

  面对工作专班启动伊始缺乏应对经验、部门间沟通协调不畅等问题,王宗兴通过研究政策文件、请教疾控专家以及征求隔离点负责人意见建议等方式,按照“五化”工作法拟定《汪清县新冠疫情防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手册》,手册包含《隔离点工作职责及注意事项(修订版)》《消杀工作操作手册》、流程图等12类方案、工作制度等,确保职责分工明确,操作流程规范。

  “我们隔离点工作人员直接面对的是密接人员,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一定要保障好。”集中隔离点是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之一。为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王宗兴建立工作微信群,实时调度隔离点情况,沟通协调处理问题,经常凌晨2点刚入睡,4点就被电话叫醒。他积极协调对接物资保障组、核酸检测组,已累计为隔离点配送口罩、防护、消杀等必备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5万余件次。


  发挥职能作用开展法律服务

  吉林省法学会在高端法治智库中精选有关防疫的法律专家,同时号召动员省法学会团体会员单位,组建70余人的法律服务团队,志愿提供法律咨询、宣传服务。各市县级法学会也都结合实际,组建法律服务团队,配合当地防疫部门做好法律宣传,答疑解惑、矛盾化解等工作。

  根据有关部门安排,吉林省法学会副会长、东北师大政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尹奎杰,吉林省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执行会长、北京大成(长春)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哲,吉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海平等,先后通过吉林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吉林日报等新闻媒体平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就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居民依法自觉做好居家隔离、核酸检测等防疫工作。

  为充分发挥法学会职能作用,积极做好防疫宣传工作,吉林省法学会还积极主动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本部门本系统官方网站、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新媒体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及引导。四平市法学会通过新媒体开展“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系列宣讲,在组织干部下沉到包保小区的同时,同步开展依法防疫知识宣传,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辽源市法学会通过微信群及时宣传依法防疫知识;松原市法学会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适时发布疫情防控普法知识专题;临江市法学会组成工作队,深入街道、社区(村)、企业、排查点,发放疫情防控23种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后果宣传海报、宣传单。该省各级法学会还认真梳理疫情防控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答疑解惑,并通过多种方式扩大社会宣传,推动依法防疫。

  吉林市昌邑区法学会成立“疫情期间涉法涉诉法律服务接待站”,并在5个乡镇和13个街道共计18个微信群开通法律服务热线。白山市法学会组织法学法律专家对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及具体问题的法律适用进行阐释和解读,让群众进一步了解当前疫情防控的法律依据、法律程序,更好地配合、支持各项防控措施,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抗击疫情中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组织力量积极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并通过多种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法律知识,讲好吉林‘抗疫故事’。”吉林省法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