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市镇海区法学会与法院形成深化诉源治理合作意见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调研组到镇海区法学会调研,双方就进一步深化诉源治理工作形成合作意见。

  据介绍,近年来,镇海区把诉源治理作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全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来抓,形成源头治理、多元化解、共建共享的诉源治理格局。2021年较2020年法院收案数下降10%,诉源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镇海区法学会和区法院分析当前诉源治理工作还存在案件分流机制不够流畅、调解员队伍业务能力不能满足当前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需求等问题,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双方就进一步加强诉源治理工作达成共识,形成合作意见:即完善案件分流机制,在立案、诉中和执行时,及时引导当事人选择调解,做到应调尽调,切实发挥调解在解决矛盾纠纷中第一道防线作用。同时,努力提升调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区法学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政治强、业务精、善调解的各界人才吸收到调解队伍中。继续抓好银辉志愿者调解服务大队在诉源治理中的作用,形成诉源治理的强大合力。通过加强教育培训,使调解人员具有较强的法律素养和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双方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明确法学会、法院各自职责和工作流程,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充分调动调解人员化解矛盾纠纷的积极性,努力构建多元、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