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界资讯
2021年度中国社会法十大影响力事例发布
本报讯(记者庄德通)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社会法教研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等单位承办的2021年度中国社会法十大影响力事例发布会暨社会法前沿论坛成功举办。
会议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社会法十大影响力事例的评选过程及结果。据介绍,2021年度中国社会法影响力事例经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实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推荐,评审委员会初评,共评选出候选事例21个。随后,这些事例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网经由公众投票,评审委员会对投票结果分析、讨论,最终形成2021年度中国社会法十大影响力事例名单。
入选的2021年度中国社会法十大影响力事例分别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公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多部委相继出台重要政策文件,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工会法;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双减”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通过,彰显社会保护法色彩;“三孩”生育政策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多地新增“陪产假”“育儿假”;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在苏州中院设立全国首家专业化劳动法庭,着力提升劳动争议解决水平;人社部、最高法联合发布超时加班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注册个体工商户以规避劳动关系,法院不予认可。
社会法前沿论坛环节,共分为三个单元,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社会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数字时代社会法的挑战与发展”“劳动基准法的制定与劳动者权利保护”三个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讨。
张明楷等入选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近日,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座谈会暨第二批文科资深教授证书颁发仪式举行。2021年,清华大学法学院张明楷、经济管理学院陈国青、美术学院鲁晓波、美术学院王宏剑、人文学院张国刚等5名教授入选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据了解,文科资深教授是清华大学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设立的最高学术荣誉称号。自2018年清华大学产生首批18名文科资深教授以来,其在传承学术、弘扬传统、激励后学、倡导创新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张明楷、陈国青等第二批5名教授入选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既体现了清华大学文科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更彰显了清华大学文科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座谈会上,入选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的王宏剑、张明楷、陈国青、张国刚、鲁晓波分别从美术学科人才培养、法学学术评价体系、交叉与主流、专业与通识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文科发展的目标与路径,为清华大学文科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 (据清华大学法学院官网)
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学术论坛举办
日前,由中国政法大学国家监察研究院举办的“建党百年: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学术论坛暨首届“国家监察理论与实践优秀论文奖”颁奖典礼举办。本次论坛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论坛开始前先举行了“国家监察理论与实践优秀论文奖”颁奖典礼。据悉,此次征文共收到论文208篇,经专家两轮评审,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学术论坛环节,清华大学教授过勇以“以纪检监察学科设置为契机,推动廉政研究学术体系建设”为主题,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纪检监察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北京大学政治学研究中心教授何增科从“权力监督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概念出发,探讨了权力监督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从设立专业机构、深化监督改革模式和层级差异、整合监督机构、职权与授权、自身监督5个方面提出了深化纪检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建议。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曹鎏以“监察法治的核心要义及发展图谱”为题,提出监察法治包括主体法治、行为法治、程序法治、监督法治、救济法治5个维度。湖南大学教授袁柏顺探讨了我国参与全球腐败治理面临的四大挑战。 (据中国政法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