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警白大勇:做好左邻右舍的“黏合剂”
2021年,河南南阳的雨水格外多,一直淅淅沥沥。河南省南阳市公安局宛城分局东关派出所红卫警务室民警白大勇的心,也随着下个不停的雨,整日地揪着。
原来,在前期走访中,白大勇了解到辖区内的老旧社区东拐居委会药厂家属院属于危楼,住的又多是老年人。听到“雨水造成多处洪涝”的消息时,白大勇万分焦急。
这些居民的安危,成了白大勇最牵挂的事。除了上门给老人送饭拿药,帮老人跑腿处理杂事,给老人解决家庭纠纷,迫在眉睫的是帮老人们找一个安全而温暖的住所。在阴雨连绵中,白大勇开始现场勘察,清查出危房4处。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最终4家住户被平安撤离。
白大勇清楚地知道,当社区民警首先要熟悉户情。他所在的红卫警务室辖区既有复杂的城中村,也有像药厂家属院这样的老旧社区。于是他逐一上门入户进行走访。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了解住户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档案,并把特殊情况记入备忘录。
“作为一个社区民警,遇到的多是琐碎的小事。但是,这些琐碎的小事处理得当,却常常能与社区居民建起‘连心桥’。”白大勇说,“也只有把群众冷暖时刻记在心头,竭尽所能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群众对你的感谢才会发自内心。”
对此他深有体会。一次,在社区疫情防控卡点执勤时,一位老人与送液化气罐的小伙子吵了起来。原因是老人腿脚不便,让把液化气罐送到家里,但由于疫情防控严格,液化气罐只能送到卡点,两人便起了争执。
白大勇了解情况后立刻对老人说:“我来送!”说完扛起液化气罐直接送到老人的厨房里。老人在后边一路跟着到厨房后,连忙拿毛巾擦去白大勇警服上的灰尘连声说道:“谢谢你,还是人民警察好!”
身处疫情防控第一线,白大勇始终冲锋在前从未退缩。他用脚步每天都在丈量着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开展防疫宣传、入户核查、张贴通知通告、上报信息和巡逻防控,疫情防控期间发放防疫宣传单6875份,悬挂宣传标语126个,警示牌子48个,核查上级各类指令276人。
担任社区民警,能让每一个居民都有安全感,这是白大勇最关注的事。但是,民间矛盾纠纷既多样又复杂。如何防止矛盾升级,成为基层矛盾化解中白大勇的主要工作目标。
2021年4月30日,白大勇在走访排查时,遇到辖区内一家拉面馆老板马某与物业因租房合同发生纠纷。白大勇了解马某容易情绪激动,做事冲动不计后果,但常常做了之后又后悔。
当时马某情绪激愤,挥舞着手扬言不退房租就点爆液化气罐。而物业的人对此也针锋相对,丝毫没有看出马某的冲动很快会使他失去理智。白大勇看到当时液化气罐就在马某身边,而他挥舞的手中正握着打火机。
白大勇知道,此时,控制当事人的情绪尤为重要。因此白大勇连忙走上前,先是给马某递了一支香烟安抚他的情绪,并表示一定会帮他解决好问题。同时也对物业说,房租的事情全都包在他身上。
看到白大勇将纠纷完全承揽到自己身上,马某的疑虑消除了,逐渐恢复了理智。白大勇也说到做到,通过多次实地现场调查,协调双方,最终使双方握手言和,及时消除了辖区一起不安全因素。事后马某坦言:“是白警官诚心待人、热情为民,让我深受触动,更让我学会了对待事情不能冲动。”
正是因为白大勇坚持不懈地帮社区群众“解疙瘩”,使辖区内多个小区的投诉逐渐变为零,内部关系明显和谐,多起事故、案件也都被消灭在萌芽状态。社区里的大事小情,白大勇都主动往自己身上揽。因此,群众一有事情首先会想到去找他。
“和群众打交道是一门艺术,不是说简单粗暴让你跟群众比谁声音更大,需要的是耐心、细心和爱心。只有想着群众的诉求,用群众的思维替他解决问题,群众才会认可你。”白大勇解释道。
对此,白大勇在实践工作中探索出在社区中建立居委会、内部单位和村民小组三级治安防范网络的工作机制,时刻掌握辖区治安动态,解决矛盾、化解纠纷,开展宣传、服务群众,做到辖区情况熟、底子清,警民关系和谐。自从到红卫警务室后,白大勇早出晚归,每天都在为辖区的治安想方设法,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73起,主持签订调解协议168份,为辖区营造了良好的治安氛围。
白大勇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获得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2018年、2019年被评为南阳市优秀公务员,2011年被评为南阳市公安机关110接处警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被南阳市公安局记三等功1次。
警民关系和谐就是最好的治安氛围。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社区民警,白大勇坚守着平凡的社区岗位,认真做好左邻右舍的黏合剂、居民平安生活的守护者。他表示:“基层治理没有捷径,只有用心去精耕细作。而辖区内的宁静安详,也从来都不是一个人、一代人的事情。它的实现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需要从新老传承中实现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