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今年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典型案例

  本报讯(记者李卓谦)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领域2021年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典型案例。

  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涉企收费治理专项行动,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履职尽责,查处了一批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违规收费典型案件,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优化了营商环境。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此次公布了浙江、广西、重庆、云南、陕西、新疆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6起典型案例,执法效果突出、示范作用明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行业协会商会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应当按规定审批并进行公示,并且不得向评选对象收取任何费用。但仍有部分协会违规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甚至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改头换面”为评价、排名等,借机巧立名目乱收费。

  二是一些行业协会受政府委托承担着登记、备案、认证、评价等事项,这些事项本应为协助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但部分行业协会借机牟利,向市场主体违规敛财。

  三是一些技术服务中介机构承担着电子政务平台运营维护等工作,这些工作的费用已经由政府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支付。但部分中介机构借助这些行政事项,向企业另行收费。

  四是行业协会商会开展培训、会议、展览等市场化经营活动较多,利用经营活动乱收费的现象多发。行业协会商会应当严格约束收费行为,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及各自门户网站等渠道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性质、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信息,不得收取未标明的费用。

  五是部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经营者应当切实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以及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不得采取分解项目、重复收费、扩大范围等方式变相提高收费标准,不得自立项目、自定标准违规收费。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借鉴相关经验,加大查处力度,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