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作权:躺在病床上,他仍心系抗疫幕后战场
“注意将这几天警情数据的汇总分析,特别要关注涉疫警情数据,也要加强新上岗的接警员业务培训……”8月16日,躺在病床上的陈作权还不忘在电话里跟同事叮嘱工作。
55岁的陈作权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调度科科长。8月2日,他因突发心肌梗死入院接受了心脏支架植入手术,经过10多天的治疗调整,身体稍微恢复的他就忙着关心起了工作。
但其实,他的心里从未放下过他的工作。
一直战斗在抗疫幕后战场
7月31日是陈作权值班,为应对这次疫情反扑,确保全面打赢南京疫情防控阻击战,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对110接处警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更实的要求。当日的涉疫警情明显增加,陈作权一直忙碌着传达并落实上级疫情防控最新决策部署要求。
当天,该局110接警台共接总呼入量1486起,受疫情等情况影响,这天的接警量比往常多了约300起,特别是关于疫情的咨询类、求助类、举报类警情多达100余起。
陈作权作为值班长,职责就是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第一时间将所有的“110”警情有效地指挥调度起来,特别是涉疫警情,他更是要逐条梳理、核实、跟踪……做到精准下达指令,快速有效处置,有力维护疫情防控期间的社会稳定。
虽然不是抗疫最前线,但在指挥中心这个幕后战场,陈作权像个永不停歇的陀螺高速运转着。
直到8月1日早上,几乎一夜未眠的陈作权结束了他24小时的值班。然而,他并没有回家休息,而是来到新入职接警员业务培训的现场,进行培训授课。又整整忙了一个白天的他,当晚回到家中就感到胸口有些发闷。
一向精气神十足的陈作权想着睡一觉就好了。第二天,8月2日早上7点,陈作权就在指挥中心工作群内布置协调工作,约8点多,他的胸口突然剧烈疼痛,家属立即将他送至通州区人民医院,经过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需要立刻动手术。通州区公安局立即与医院协调,开辟了“绿色通道”为陈作权做了心脏支架植入手术。
“短暂的休整是为了更好的战斗。8月1日值班局领导在得知老陈值了一夜班还在继续工作后,就要求我们给他下达了‘强制休息令’,但这个‘老倔强’第二天一早还在协调布置工作。”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解林见说。
六年如一日坚守报警台
1990年入警的陈作权,曾在看守所、派出所等多个工作岗位上历练过,2014年12月被调到110指挥中心从事指挥调度工作。
在很多人眼中,110指挥中心是个平凡的岗位,没有刑警抓捕现场的惊心动魄,也没有审讯犯罪嫌疑人的斗智斗勇,但它却是打击犯罪、扶危救困、服务群众的阵地前沿。
担任了6年110报警服务台“台长”的陈作权虽然只有55岁,却已是满头银发。这些大多数是因为长时间夜以继日、黑白颠倒的工作,不断在消耗身体,但他从没喊过一声苦,总是抱着最大的热情坚守在他热爱的岗位上。
陈作权总说,只要一上岗,就必须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因为我们的努力能给等待救助的群众带去希望,给整座城市带来平安。”
这6年来,陈作权已接各类报警求助数万起,救助、服务群众不计其数,协助侦破各类案件数千起。他一直甘居幕后,恪守一名110报警台值班长的责任与担当,及时传达各类警情指令、精准调度处置各类警情。每每危机解除,城市回归安宁,他就默默退守幕后,继续静待下一轮风驰电掣的驰援。
“话疗”挽救30余条轻生生命
在陈作权眼里,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往小处说,让很多遇到困难的人得到及时的帮助;往大了说,可能就是因为一个电话,就能挽救一个生命。”
6月29日12时41分,110指挥中心接到一男子报警,情绪激动,反复称自己不想活了要跳楼。情况万分危急,接警员一边通知男子所在辖区派出所及应急消防部门前往现场进行处置,一边赶紧向陈作权汇报。“你好,小伙子,我是民警,我姓陈,有什么困难你跟我说,千万别想不开啊!你要是走了,你的父母怎么办?他们该有多难过?”陈作权闻讯立即接过接警员的电话劝解道。
经过了解,报警人顾某只有19岁,通州人,高中毕业后在家,平时独立能力较弱,近期因考驾照等事情心理压力较大,自己无法调节,爬到楼顶想不开欲跳楼。陈作权了解到报警人的基本信息后,像长辈一样与其谈起了生活、家人、朋友。“你还年轻,未来的路很长,我儿子比你还大几岁,也是动不动觉得压力大,这对年轻人来说是很正常的。”就这样,陈作权在电话里耐心细致地对报警人开展心理辅导和劝慰工作。待报警人情绪相对稳定后,派出所民警也赶到现场,最终将其成功救下。
等顾某父母到现场以后,陈作权还通过电话叮嘱顾某的父母:“孩子已经大了,适时培养他们的抗压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为人父母,是不能永久陪伴在孩子身边的,除了日常关心爱护他们以外,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更加独立地面对社会、面对生活。”一个星期之后,陈作权又回拨了顾某的电话,得知顾某已经彻底解开心结,才放下心来。
通过电话紧急劝解,从而挽回一条鲜活生命的情形,陈作权每年都会遇到几次。6年来,他通过这样耐心的劝导,解救30余人的生命。
在他的心里,“守护平安”就是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