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吴”到“老吴” 吴国庆的28年从警路

  日常工作上,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时,他也无所畏惧,从不退缩;在诱惑考验的面前,他立场坚定,毫不动摇,曾多次受到上级机关和单位表彰,他就是四川省雅安监狱的民警吴国庆。

  他是一名警察,一名党员,也是一位“师者”……28年来,从“小吴”到“老吴”,他根植于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初心不改 冲锋向前

  吴国庆从“小吴”到“老吴”,从一头黑发到两鬓斑白,变的是他的年龄,不变的是他的初心、他的信念、他的使命。

  在从警前,吴国庆当过兵。当兵时,他军事素质在连队名列前茅。入伍第一年,就因为训练成绩突出、政治理想坚定而入了党。

  退伍后,吴国庆便到监狱工作,这一待就是28年。28年间,吴国庆参与了“5·12汶川大地震”服刑人员千里大转移、“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封闭值勤等多次重大任务。每次执行任务,吴国庆都冲在前面,身先士卒,用行动彰显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各监狱进入战时状态实行封闭执勤。接到命令后,吴国庆不顾家人反对,向监区递交了请战书,要求第一批进入监狱参加任务。

  这也是他第一次向组织“隐瞒”了实情:年初他刚做完肺部手术,加之常年的高血压、糖尿病出现反复,医生要求他必须好好休息,否则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老伴骂他不要命、女儿求他请个假好好休息一下,但吴国庆不顾家人的劝阻,叮嘱娘俩戴好口罩、做好预防后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疫情防控的艰难战“疫”中。当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时,吴国庆整整瘦了10斤。

  今年,吴国庆本来已经对家人承诺,封闭执勤完便和家人出去旅游,好好陪陪她们。但接到上级命令,由于疫情突然出现变化,监狱再次采取封闭执勤模式。这一次,吴国庆又对家人食言了,他再次向监区递交了请战书,申请第一轮值班。

  当监区考虑到他的情况,不打算同意他的申请时,吴国庆当时就急了:“我是老党员,我不上谁上,让年轻人在家陪陪父母、爱人,就这么定了。”

  大难中彰显个人情怀。每当面临这样的重大任务,在取舍之间,吴国庆总是很快做出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吴国庆把岗位当成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也不断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


  严肃执法 以情育人

  作为一名监狱民警,吴国庆长期从事的罪犯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

  于是在管理中,他不满足于把罪犯们看好守住,更主动思考怎样能帮助他们改掉恶习,树立信心,练就技能,让他们回归社会后能够自食其力,做一个奉公守法的公民。

  罪犯熊某,因故意伤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入狱后,因对生活失去信心,一度消极劳动,抗拒改造,和同监犯人之间关系也很紧张,经常违规违纪,多次受到监区处理,成为监区有名的“刺儿头”。吴国庆主动请缨,揽下了熊某的转化攻坚任务。

  通过详细调查,吴国庆掌握到熊某曾经是孝顺的孩子,因为父母离世对他的打击很大,加之妻子和他离婚,唯一的儿子也一度和其断绝父子关系,所以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找到熊某抗拒改造的原因后,吴国庆为其量身定制了“改造方案”。

  从拉家常入手,由己及人,引导熊某感恩他人;从谈人生入题,鼓励熊某面对现实;从聊改造开始,用一些浅显而又富有哲理的故事启迪熊某。通过不懈努力,逐渐打开了熊某的心结,从刚开始的不愿说话到慢慢吐露心声,吴国庆知道机会来了。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吴国庆心里清楚,要想彻底转变熊某,还必须对症下药。在监狱职能机关的大力配合和监区的支持下,吴国庆多次与其前妻和儿子联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磨破了嘴皮子,用尽浑身解数,终于见到了成效。

  当熊某在会见室看到妻子、儿子,听到那声久违的“爸爸”时他掩面而泣。会见后,熊某就像变了一个人,脸上有了笑容,改造上积极了,劳动上主动了,还写申请加入监区公益组,负责监区的卫生清理。熊某满刑后,自己开了个饭店,不仅能养家糊口,成了家庭的顶梁柱,还当了一名社区义工,照顾一些孤寡老人。

  “吴警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没有他我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他是我们全家的恩人。”每当说起吴警官,熊某总是跷起大拇指说。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28年里,经吴国庆帮教、感化的服刑人员不计其数,他们中很多人出狱后找到了一份正当职业,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守法公民。


  甘当人梯 乐于助人

  作为一名“师者”,在新民警入职的“传、帮、带”上,吴国庆分外用心,也格外严格。他对自己徒弟的严苛,在监区乃至整个监狱都是出了名的。用他的话来说,“你对徒弟不严格,敷衍了事,就是对他的不负责,就是在害人家。”

  民警李相君,分到三监区后,师从吴国庆。从带他的第一天起,吴国庆就将监区巡逻的要点、高危工具管理、互监组清查、安全隐患排查、事故的预防、突发情况的处置以及罪犯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怎么与之谈心交心,事无巨细,点点滴滴,手把手地倾囊相授。

  在徒弟的具体工作实践中,吴国庆就跟在一边盯着。如果做错了或者没做到位,回到办公室就是一顿猛批,不讲一点情面、不留一点余地。在吴国庆的言传身教下,李相君迅速成长为监区的骨干力量、管理工作的行家里手。当李相君最终成长为监区副监区长,走上监区领导岗位处理各种问题时,他更明白了师傅的良苦用心。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平时在监区,吴国庆还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吴国庆为“老吴”。谁家有点急事时,只要说一声,老吴便将其顶替下来,帮他值班。工作中遇到困难,老吴总是主动靠前帮助解决。

  一日,两名罪犯因为一点积怨发生抓扯,在周例会上,分管监舍的民警被监区长严厉批评,因为事发当天分管民警并没有值班,所以他感到很委屈。会后,老吴主动找到分管民警,帮他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抓扯的问题、事前有没有苗头、谈心交心有没有到位。经过老吴的一番说教和开导,分管民警认识到了自身工作上存在的不足,解开了心头的疙瘩。

  在雅安监狱,老吴的徒弟还有很多,帮助过的同事也不在少数。现在他的徒弟们都成了监狱工作开展的“生力军”、中流砥柱,他的敬业担当,也在徒弟们身上得以继续传承下去。


  持心守正 慎终如始

  监狱民警的职责是管理和教育整个社会中最危险的人群,必须经得住诱惑、守得了底线,在工作中不能徇私,在职业操守上不能枉法。这点,在老吴身上特别明显。

  吴国庆在老同学、老战友的眼里是出了名的“油盐不进”,要想找他办点事,简直比登天还难。

  曾经有个老战友,应别人的请求,想让吴国庆帮忙“照顾”一下在监狱服刑的儿子。本想凭着和吴国庆是一起长大的发小儿、一起当兵的战友这层关系,觉得这点小忙肯定没问题,借战友聚会的由头,邀请吴国庆吃顿饭。饭桌上,当看到老战友拿出大包小包的礼品,听明他的来意后,吴国庆借口接个电话,下楼付了账,便离开了饭店。事后,他给老战友发了这样一条短信:“老战友,饭钱已结,家里有事,我就先走了。你的这个忙我不能帮,我们有我们的工作纪律和原则,我相信你可以理解的,以后还当我是老战友的话,粗茶淡饭也是可以聚聚的。”

  28年的从警生涯,这样的事还有不少。而吴国庆一直牢记初心使命,谨记廉洁奉公的理想信念,对各种“人情饭”“潜规则”拉得下脸,硬得起心肠,没有出过一次格、收过一次礼,成为拒腐防变的铜墙铁壁。

  从警以来,吴国庆始终冲锋在一线,战斗在一线。如今虽已到“知天命”的年纪,但他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临难不却、履险不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