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推动政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报讯(记者马震坤) 今年以来,甘肃省政法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锻造队伍,守住底线,接受实战检验,赢得群众点赞,全省政法工作三年大提升在冲刺中再上台阶。“全省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10.1%,现行命案破案率继续保持100%,治安案件下降8.5%,群体性事件下降48.6%。”
淬炼政治品格
多举措为民办实事
制定《全省政法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及《重点工作方案》,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各级党委政法委和政法各单位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专题、层层有载体、处处有课堂,发挥省内红色资源丰富优势,组织瞻仰红色遗址遗迹,传承基因赓续血脉,弘扬英模激励担当,教育广大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便民利民举措1672条,帮办实事1.5万件。省委政法委制定《甘肃省政法系统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十项措施》,部署开展涉企案件集中攻坚行动,法院系统加强产权保护服务营商环境,检察机关推出服务保障民企“十大措施”,公安机关为500多家企业选派“护航警官”,司法行政机关持续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调查显示,群众对全省政法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满意度达92.47%。
开展教育整顿
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8个省级驻点指导组全程跟进,发挥督导“利剑”作用。市、县党委书记和政法委书记讲专题党课、纪委书记作廉政报告,全覆盖开展政治轮训。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理处分干警2904人,立案审查调查1202人、留置18人,移送司法机关8人。对执法司法问题“大起底”“大检修”,全省共排查整改“六大顽瘴痼疾”问题1.1万多个。回应群众关切,直面突出问题,结合甘肃省实际排查整改四类执法司法突出问题6000多个。抓源治本,省级层面建立9大类23项制度机制,各地各单位建立健全制度机制1300多项,将队伍教育整顿的实践成果提升固化为制度成果,切实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接受实战检验,在全省迅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过筛子”式排查整治各类风险源、风险点和问题隐患,集中排查化解涉法涉诉等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严格落实重大活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确保了社会面秩序持续平稳。
加强总体规划
筑牢平安建设根基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在县一级全面推行由综治中心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矛盾纠纷综合调解服务中心,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共调处矛盾纠纷11万件,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揪心事烦心事。编制完成《甘肃省“十四五”平安建设(政法)规划》和《甘肃省“十四五”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规划》。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完成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一期)初步验收,建立健全“六位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省社会治安网织得更密更牢。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新打掉涉黑涉恶团伙1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04人。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859起,其中八类主要案件破案率上升4.6%。实战化运行命案风险智能预警系统,上半年共预警2600多件矛盾纠纷,已预警的矛盾纠纷发案为零,智能化手段使命案可防、命案必防“如虎添翼”。全力维护公共安全,破获电信诈骗案件1.28万起,破案率较去年提升2.6%,全省电话诈骗发案同比下降4.8%,破获毒品案件100多起,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全省道路交通“四项指数”同比全面下降,陇原大地的道路更加平安通畅。
推进司法体制配套改革
法治建设实现新突破
持续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成立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省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甘肃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完善聘用制书记员招录、等级晋升机制,规范补充招录聘用制书记员流程。制定《甘肃省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建设工作目录指引》,形成了执法司法监督项目化管理和可量化考评模式。开展为期6个月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集中攻坚化解行动,梳理出1600多件重点案件集中攻坚,对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发现移送。协调推进依法治省重点工作,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行政复议与应诉案件被纠错情况季度通报等制度,推动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积极推进政法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在全省各县同步上线,正式运行流转案件,完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提升司法质效,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