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宁国:办好群众身边事 护校安园保平安
本报讯(□吴灿东 通讯员黄杰) 安徽省宁国市委政法委高度重视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以“平安校园”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校地警”共建,探索建立“工作联议、矛盾联调、风险联防、犯罪联打、周边联治、服务联动”“六联”工作机制,全市多年来无影响较大的校园案(事)件、事故发生。
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
该市紧抓“校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建立完善“一体系四清单”。制定《宁国市中小学“平安校园”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为有效开展校园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规范性支撑。以确保校园和师生人身安全为目标,对照教育、公安相关规定和安防标准,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排查,按照“一校(园)一方案、一台账”标准,建立问题、措施、责任、时限“四清单”,推动问题整改清零。
完善“立体化”防控体系
全面推动专职保安员配备、校园封闭化管理、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护学岗”设置四个任务落实。扎实推进“前哨”系统建设应用,截至目前,共布建智能感知设备37台,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已基本实现覆盖,校园周边区域实现精准防控;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人才库”,选择优秀的专业性人才,组建“心桥”专家服务队和志愿服务队;建立可能引发极端案事件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档案库”,跟踪督办公安110接处警和部门矛盾纠纷处置进度,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逐一建档立卡,明确看护人、随访人、责任人。
推动“全域化”问题整治
围绕社会、文化环境、交通环境、校车安全、食品卫生等8项重点,扎实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集中排查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项行动4次,整治突出问题36个。制定《校园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指导目录》,构建多层级情报信息网络,及时收集各类情报信息,加强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排查预警。
在校车安全管理方面,利用多种形式深化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和监护人交通安全意识;在食品安全方面,开展多轮次专项整治行动,严格食品采购、存储、加工等过程风险预防;在校园欺凌整治方面,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明确相关岗位工作职责和处置流程。
加强“协同化”应急管理
建立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一校一网”工作制度。按照网格化管理方式,实行“一校一网格”,教体、公安、文旅、卫健、市场、城管等职能部门按学校区域范围分别明确网格管理员,负责摸排该校周围200米范围内存在的治安环境问题。对排查发现的问题,按类型确定一个单位作为牵头部门,其他单位协调配合,有效解决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紧一阵、松一阵”问题。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公安局每季度组织各成员单位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抽调部门精干力量,组建“啄木鸟”行动队,在重点时期或专项行动期间实行“日巡查、日报告”制度。对校园周边存在治安隐患问题,立即启动“一校一网”工作,组织各学校网格管理员进行全面排查,部门协同联动,及时整治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