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察机关三年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2.7万人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5月3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称,2018年至2020年,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2.7万人,起诉17.1万人。2019年至2020年,共办理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案件2032件,以诉前检察建议结案1987件,占比达97.8%。
据介绍,检察机关深化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对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较轻的初犯、偶犯未成年人“少捕慎诉”,依法宽缓到位。2018年至2020年,不批捕4.7万人,不起诉2.8万人;对罪行严重的未成年人依法惩戒,宽容不纵容,批捕涉罪未成年人8.4万人,起诉11.6万人。针对反复询问容易造成“二次伤害”问题,推动建立集取证、心理疏导、身体检查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办案区1029个。加强国家司法救助,2020年对未成年人开展救助4338件,同比上升2.6倍。
自2018年最高检部署开展将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执行、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统一交由未成年人检察部门集中办理试点以来,各地依法对看守所、未成年犯管教所实行监督。2020年,山东、浙江等6省份的未成年犯管教所已交由未检部门负责监督,北京、河南等9省份由未检部门共同负责或者开展业务指导。2020年,检察机关受理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件446件,同比上升3.1倍;支持个人起诉202件,支持单位起诉109件。
在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方面,全国3.3万余名检察官在4.5万余所各类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全国四级院检察长担任法治副校长全覆盖。为期三年的“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开展法治巡讲9.7万次,覆盖10.8万所学校和8050万名师生。目前,全国已有1万余名未检干警,涌现出了重庆“莎姐”等优秀未检团队和优秀未检检察官。
最高检还发布了10起检察机关与各方力量携手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典型案(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