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市公安局新罗分局“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助失散亲人团圆

跨越26年的接力“寻子”之路


  持续了26年的“寻子”之路终于画上了句号,2021年5月17日,在福建省龙岩市公安局新罗分局刑侦大队民警的努力下,离散的唐先生一家人终于团圆。


  本报讯(记者魏峰□张春波 林安安 阙云琦)“警察同志,我的孩子走失了!”1995年4月的一天,在福建龙岩市新罗区曹溪街道务工的四川籍唐先生夫妇向警方报案,其1岁多的儿子走失。

  唐某夫妇对当天的事情记忆犹新。当天,唐先生的儿子被一起打工的李某带出去玩,结果到天黑了也没有回来。“我们发动了亲戚朋友到处寻找,但李某从此人间蒸发,连出租房的东西也没带走。”唐先生当天晚上就到龙岩市公安局新罗分局曹溪派出所报案。警方根据警情,立即组织警力多方寻找。

  “儿子找不到,我就去李某的出租房寸步不离地蹲守了好几天,就想找回儿子。”唐先生告诉记者,多年来他们一直打探儿子和李某的消息,但李某连父母去世都没有出现。

  由于当年条件有限,尽管民警和家属多方寻找,却始终未能找回。但警方从未放弃,持续接力寻亲。

  “我儿子很可爱,也很聪明,这么多年,我们配合公安去比对筛查,有寻亲节目都会认真观看,就想着能不能发现点线索……”唐先生告诉记者,儿子失踪后,家里唯一的念想就是一张他小时候的照片,而前几年因为多次搬家,这张唯一的照片也找不到了。儿子到底还在不在?到底在哪里?这些问题犹如心头的巨石,成为家人不敢提及,却不肯轻言放弃的“伤疤”。


  寻亲,就是一场大海捞针

  唐某夫妇一次次满怀希望出发寻找,却一次次失望而归。一晃26年过去了,希望也在一点点渺茫。除了唐某夫妇,经办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案件侦破从来没有停止。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龙岩市公安局新罗分局践行公安主责主业,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结合公安部“团圆行动”,运用公安科学技术,对久侦未破案件开展攻坚克难,对疑难案件进行细致筛查比对。

  新罗分局刑侦大队负责“打拐”工作的民警陈彰洪认真梳理案件时发现,这起26年前的案件当事人唐先生夫妇的信息不全,关键DNA数据没有录入筛查系统,导致比中概率下降。而唐先生早已离开龙岩,原先的联系方式也都变更。通过多方努力,陈彰洪最终找到了在海南三亚种植水果的唐先生夫妇。

  “寻亲,就是一场大海捞针。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绝不能放弃!我们请他们到就近的公安机关采集比对数据。由于他们没有经验,不知怎么操作,我又帮忙联系当地派出所、刑侦法医部门与唐某夫妇对接,经多方努力,终于顺利采集到关键数据。”陈彰洪介绍说,在三亚警方的大力支持下,新罗警方收集到当事人的数据,并第一时间开展筛查比对。


  警察?不敢相信的质疑

  “警察?你说的是真的吗?会不会是骗子?”今年4月1日,生活在漳州的男子王先生和唐某夫妇的信息比对成功。陈彰洪立即与王先生取得联系,第一次电话联系却吃了“闭门羹”。

  “我是新罗公安分局民警,如果对我的身份有疑问,我们可以当面沟通。”陈彰洪同王先生耐心沟通,拿出了更多的材料证明身份,最终取得了王先生的信任。

  在得知自己当年可能是被拐卖到漳州时,王先生面对专程赶到漳州的新罗民警,内心五味杂陈。

  “直到警察找到我,我才敢相信自己是被拐卖的,而不是亲生父母丢弃的。”王先生平静的生活被打破。陈彰洪向他介绍了亲生父母26年来苦苦寻子的经过和努力,最终让王先生释然。

  

  团圆,重温26年前的怀抱

  5月6日,经龙岩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出具的报告显示:王某确系唐先生夫妇26年前丢失的儿子。陈彰洪将喜讯告诉了双方,并约好5月17日,双方共同来到龙岩市公安局新罗分局进行认亲团圆。

  “希望好好享受美好的团圆时光,以后你们就相当于多了一门亲戚,双方多多走动,共同计划未来的美好生活。”在新罗分局有关负责人的见证下,双方互相介绍了身份,重新续上久违的亲情。当事人向新罗公安分局献上“二十六载寻亲漫漫长路·一朝团圆感谢人民警察”等两面锦旗。

  据了解,自今年1月份开展“团圆行动”以来,截至目前,新罗警方采集被拐走失儿童父母数据,已成功比对两名失踪被拐儿童。今后,新罗警方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失散家庭团圆认亲和案件侦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