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虚假价格促销具有警示意义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价格违法、虚假宣传等行为,对跟谁学、学而思、新东方在线、高思四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价格违法行为分别给予警告和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据报道,四家教育机构存在类似的价格违法行为。如学而思网校官方旗舰店销售的多款培训课程打出“价格¥799.00,促销价¥20.00”的促销活动,但价格¥799.00在促销活动前未实际成交过。(4月25日《中国消费者报》)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浏览网页、逛实体商店时,都会看到打折促销的活动,不少商品的促销价比原价低很多,但这些商品却从未以原价成交过。这样的行为属于监管部门认定的“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价格违法行为。如今,类似促销活动被处罚,让消费者看清了此类商业促销行为的真面目,也给诱骗消费者的商家敲响了警钟。

  需要明确的是,这种营销行为不仅涉嫌违反价格法,还可能触犯广告法,构成虚假宣传。根据广告法,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而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等处罚。

  诚实信用是所有市场主体都应遵循的法则。如果没有了诚信,可以随便虚标价格,可以随意虚假宣传,市场就会失去秩序,市场主体之间也就没了信任可言。

  此次商家虚标原价和促销价进而“虚假打折”的行为被处罚,有着不可忽视的警示意义。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很难知道所谓的原价是否是有真实成交记录的原价,所谓的“跳楼价”“赔本价”是否名副其实。只有监管部门严肃对待类似问题,严厉惩戒虚标价格的违法行为,才能让商家有所顾忌,避免消费者落入其设下的“价格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