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报告发布 我国“全面无烟法规”保护人口比例近12%
本报讯(记者汤瑜) 日前,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2020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报告。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全面无烟法规”保护人口比例接近12%。距离《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控烟行动提出的到2022年我国无烟法规覆盖人口比例达到30%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地方城市控烟立法已取得有效成果。但是,各地的控烟发展不平衡,已经立法控烟的城市中有的正在提速升级,有的存在法规落实不到位,有的城市出台的法规中未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还有更多的城市尚未立法。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介绍,目前全国仅有北京、上海等20多个城市出台全面无烟立法,比如《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等,还有部分省、市出台的爱国卫生条例等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对场所和个人的违法吸烟行为给予罚款等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8月1日施行的《秦皇岛市控制吸烟办法》,将电子烟纳入禁烟范围,不但明确了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而且还将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售票场所、等候区域和海滨浴场、沙滩纳入禁烟场所,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海滨浴场、沙滩全面禁烟的城市。
姜垣表示,电子烟问题被写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这也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禁止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食电子烟或者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该法对电子烟、吸烟场所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未来关于控烟的有关条例,不论是国务院出台的行政法规、各部门出台的规章政策,还是各地的条例和政策,都应遵守该法规定。